一、核心小组法
在现代企业研发组织管理中,一个成功的做法是用项目核心小组法组建开发团队。它是一种虚拟的跨部门团队形式,华为、中兴通讯、福田汽车等公司都采用。
项目核心小组法就是通过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建立跨部门的项目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部门,项目成员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项目经理直接领导这个团队往往由于幅度过大,影响管理效率。所以,采用核心小组法解决幅度的问题。
核心小组通常由5~8个不同领域的成员及一个核心小组组长组成(新产品开发项目经理),它并不采用传统的分级管理办法。所有新产品开发责任都分配到各个代表身上,每个代表的职责通常与其领域能力相关,核心小组的结构可以用一个不间断的圆形结构图表示。此外,这个圆形结构图还表明每个小组成员都面临相同的挑战: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把产品送到客户手里。
核心代表要为本部门着想,更要为项目的最后成功努力工作。他们通常不把自己限制在通常工作岗位定义的框架内;他们的工作弹性大,以部门代表身份做该做的事,核心代表直接、独立地履行职责,监督分派给自己的人员(扩展组成员)、协调部门工作的专家。
核心小组法与其他项目组织形式截然不同,因为核心小组直接对项目的成功负责。在职能组织形式中,通常由更高级别的领导做出或批准决策,但在核心小组结构中,通常由最熟悉问题的人尽量在现场做出决策。为帮助核心代表做出最佳决策,核心小组可以从各部门专家那里获取建议、咨询及指导。
二、PDT团队职责
PDT是一个重量级的跨职能部门团队,它在概念阶段开始时正式组建,从概念阶段一直到发布阶段执行IPD流程。PDT就像一栋大楼的总包一样,关注在获得利润的基础上建造一栋漂亮的大楼。他们在领导(项目经理)的带领下,以一种跨职能部门的方式工作,各核心成员在所有的产品决策中代表本职能部门做出决策。PDT的主要职责如下。
(1)对产品的整体成功,包括产品销路、研发、发布和质量负责。
(2)管理和执行新产品开发流程中各种不同的业务和技术要素,并及时做出决策。
(3)在投资决策评审委员会和职能部门会议上定期汇报进展情况,或者定期提交书面报告。
(4)完成各阶段的活动和交付件。
(5)需要时,主动从职能部门管理层和投资决策评审委员会那里寻求帮助。
三、PDT经理职责
PDT经理作为PDT的领导,对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成功负责,具体职责如下。
(1)协调、驱动和计划项目的整体实施工作,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条款。
(2)支持IPD方法论,执行IPD流程,编撰所有交付件,组织、收集经验、教训,不断改进。
(3)向职能部门经理反映PDT核心组成员在项目中的表现。
(4)确保所有成员了解和认同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5)需要时,让扩展组成员参与。
一个运作良好的项目,PDT经理应该主动自检下列主要问题。
(1)我们是否了解市场需求?
(2)我们能否承诺按时交付产品?
(3)我们现在是怎么管理进度、成本和质量目标的?
(4)我们需要从投资决策评审委员会那里获得什么决策或帮助?
四、PDT核心和扩展组成员职责
为了成功管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PDT核心成员对各职能部门的活动进行协调和集成。他们负责:
(1)以决策评审点交付件和完成项目任务书为中心,管理项目计划。
(2)代表职能领域和职能部门领导在项目中做出决策。
(3)协调、驱动并与职能部门成员(扩展组成员)沟通项目组的活动。
(4)向职能部门经理反馈各扩展组成员在项目中的表现。
PDT扩展组成员按照部门子流程执行项目任务。他们负责:
(1)执行以日常活动为主的项目计划。
(2)向PDT核心成员和职能部门经理汇报项目进度、预算、风险和研发工具需要。
(3)向PDT核心成员汇报项目交付件的状态、出现的问题、风险。
(4)需要时,按照PDT代表的要求参加PDT会议。
五、职能部门团队职责
职能部门团队关注职能部门业务水平的提升,他们必须提高职能部门的竞争能力,分配具有所需技能的资源到PDT中兑现投资决策评审委员会的承诺,并规划PDT代表的职业发展路线。职能部门团队的职责对一个成功的PDT团队运作十分重要。
(1)关注部门人力能力建设(技术能力与管理能力)
根据公司业务规划进行部门人员的规划,并获得批准。
协助人力资源部门进行员工的招聘、解雇工作。
部门员工的培养:培训、跨项目间案例分享、批评与表扬。
部门员工的绩效管理:绩效计划制订、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与反馈、绩效结果运用。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2)部门技术能力建设
本领域内技术规划,并获得上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批准。
本领域内的技术研发管理:项目过程管理。
本领域的CBB管理:建立CBB库并推广使用。
(3)部门内部变革管理
部门内部子流程建设与优化、IT工具引入:子流程、模板、指导书、规范、检查单制订与持续优化,并用IT系统固化。
新工具引入与培训。
(4)部门基础管理
部门绩效目标管理与实现。
执行部门内部的预算管理与控制。
部门会议等基础性工作。
(5)派出人员参与团队工作(部门经理避免直接控制项目,但提供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和建议)
向PDT等公司级项目团队提供资源,和项目经理协商确定代表。
和代表协商确定扩展组成员。
为PDT代表和扩展组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在部门内部对代表交付的工作、产品进行评审,保证质量、进度、成本,完成对项目的承诺。
海尔集团于2010年全面推行“自主经营体”管理模式,目前约有4000个“自主经营体”,每个经营体类似于一个产品经营管理项目,由产品经营体的项目经理管理团队。
自主经营体机制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矩阵组织;二是以人为索引的核算体系。每个自主经营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才能真正实现“双赢”的目标:“端到端”、同一目标、倒逼体系。
这些自主经营体如同“自组织”,不但能迅速感知外界变化,发现和创造客户需求,而且能不断修复价值目标,使其不偏离“客户需求”的最终目标。
“端到端”即市场一线经理或产品代表从客户的难题出发,到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止,即从客户端的需求到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共同目标,即定下产品开发目标后,如销量、销售额、利润等,这些目标不是个人的,是所有团队成员共同的目标。按照共同的目标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
倒逼体系,即将用户的要求作为目标,倒逼企业内部所有流程:一线产品代表员工面对客户,将客户的难题和需求反馈给产品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共同研究和解决客户问题。因此,要解决问题,员工就要倒逼领导提供资源、提供支持、提供服务,形成领导为员工服务、员工为客户服务的倒三角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