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站在出借资金的一方,会希望时间价值率越高越好,而站在使用资金的一方,则希望时间价值率越低越好。在资金借贷市场上,资金的时间价值率就是利率。但是,资金借贷双方在市场上的地位一般并不对等,通常专业金融机构相对个人来讲在资金量、专业能力等方面更具优势,更能主导资金的借贷交易。
专业金融机构在吸收资金时,往往会夸大资金的收益率,让个人或非专业组织认为可以取得较高收益,从而达到吸收资金的目的;而在作为资金出借方时,则会宣称自己的资金灵活方便,非常便宜,常常会以日利率的形式报价,以达到吸引顾客,借出资金的目的。
资金时间价值跟收付节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两家金融机构宣称同样的年利率,但是由于收付节奏不同,会造成实际利率的重大差异。金融机构宣称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必须结合资金收付序列来看才有意义,否则信息是不完整的。在已知名义利率和资金收付时间序列的情况下,用Excel表格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实际利率,这个实际利率才是真正的资金时间价值。
比如,王婆需要10万元来增加西瓜的采购量,两家金融机构的报价都是年利率8%,但是第一家要求一年后一次性还本付息,第二家要求借款时即支付利息。很明显,这两家机构提供的借款名义利率相同,都是8%,但实际利率并不一样,第二家机构的贷款实际利率更高。
同样的道理,假如购买一套房产的按揭贷款利率为5%,但是,由于是按月还本付息而不是按年支付,借款人承担的实际利率要大于5%,通常来讲,支付的周期越短,利率越高,按周支付将比按月支付实际利率更高。
由于实际利率的高低需要将名义利率和收付节奏结合来看,名义利率高的资金不一定比名义利率低的资金更贵,反之亦然。有些金融机构会故意报出看似很低的名义利率,但是,通过资金收付时间安排后,其实际利率却变得很高。
除了通过名义利率对真实利率进行伪装外,有些金融机构还打出了零利率的口号,但这类金融产品往往伴随着金融服务费、咨询费、手续费等花样繁多的收费明目。比如,西安“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让“金融服务费”受到了广泛关注。
银行也会推出所谓零利率的贷款业务,很多朋友都接到过这样的推销电话。比如,某银行贷款产品“为符合条件的持卡人提供的现金信贷业务,最高可以申请30万”,按月分期偿还,零利率,但每月还款均收取0.75%的手续费。这款产品的利率为零,但实际利率并不为零,而且还不算低,只是将利率伪装成了手续费而已。
如果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比较划算,一般情况下就没有必要通过其他名目的费用形式进行伪装,如果金融机构极力宣传其产品的低利率,但同时附加了一些手续费、服务费之类的收费形式,则要特别注意。无论金融机构如何宣称,将其产品的资金收付序列输入Excel表格,测算出实际利率,是识别所有利率伪装的法宝。
与利率的伪装类似,有些经济主体为了从他人身上获取利益,常常打着免费的旗号,比如,免费赠送产品、免费提供房屋装修建议、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等。这些伪装有时候是为了让他人付出更大的代价,而有些则是为了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以获取长期利益。对于前者来说,我们要慧眼识别,保持清醒,而对于后者,一般来说对双方都有好处,建立这种关系并无不妥。
“利率伪装”的本质是通过对外展示低廉的对价,让人觉得有便宜可占,从而引诱对方达成交易,并在后续过程中择机获得更高收益,“无事献殷勤”、“免费的午餐”很多就属于此类。正如作家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写所写的: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