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变员工的态度:说好属于自己的故事

笔者认为说好属于自己的故事要满足3个要点:

(1)要有细节。只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才会有细节的支撑,有细节的故事才有血有肉,才能打动听众;

(2)不要吹牛。我们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员工的态度,如果你告诉员工:“当年我很牛。”就变成了自我吹嘘,满足的只是自己的虚荣心,新生代员工立马会鄙视你,就不可能达到改变员工态度的目的。

为什么必须是属于自己的故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准确地说出细节:当时你的心情如何,面临的难题是什么,你是怎么考虑的,最后又是如何决定的,走向人生巅峰,你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好故事需要有细节作为支撑,因为细节往往最容易打动人。比如笔者故事的细节:“面对一群优秀的人,我感觉有点自卑。”“广东8月份的天气十分炎热。”“李伟教务长说……”这些细节都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3)要符合故事曲线。好的故事都会符合故事曲线的4个步骤,第1个步骤:美好生活;第2个步骤:人生低谷;第3个步骤:百折不挠;第4个步骤:化蛹成蝶。下面我们会重点讲如何让自己的故事符合故事曲线。

为什么说好的故事需要符合故事曲线呢?如图5-4所示,好的故事和写作文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一个精彩的故事一定符合故事曲线。

图5-4 故事曲线

所有吸引人的爱情狗血剧,无论是日韩的,还是国产的,一定满足故事曲线的要求。故事一开始一定是郎才女貌,男的是高帅富,女的是白富美,门当户对,两情相悦,双方家长积极撮合,很快就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称为“美好生活”阶段,但故事如果马上发展到他们结婚生子,幸福生活的“化蛹成蝶”阶段,剧情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所以正常的剧情一般会这么发展:正当两人马上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高帅富的父亲锒铛入狱,家庭破产,于是白富美的父母立刻翻脸悔婚,棒打鸳鸯,高帅富进入“人生低谷”阶段。

但高帅富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沦后,并没有放弃积极的人生态度,于是从一个普通销售人员开始干起,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勤奋和才智做好老板布置的每一项工作,积累了业务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故事进入“百折不挠”阶段。

最后,经过十五年打拼,高帅富重振家族事业,成为行业翘楚,荣登福布斯富豪榜,而那位白富美也一直抵死不嫁,守候着与高帅富的忠贞爱情,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也就进入“化蛹成蝶”的阶段。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设计的故事特别容易打动人?

重新来回顾一下笔者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个故事也是符合故事曲线的,一开始进入知名企业,感觉良好(美好生活),发现周围的大学毕业生的院校比我好,有些自卑(人生低谷),终于想明白需要笨鸟先飞,认真做好当下的每个工作(百折不挠),最后被招入集团培训学院,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化蛹成蝶)。

精彩的人生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这里笔者要讲述一个自己特别崇拜的企业家的曲折人生故事。

他曾经被称为中国的“烟王”,后来成为中国的“橙王”。

他就是褚时健,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人生故事曲线。

图5-5 褚时健的人生故事曲线

如图5-5所示,褚时健的人生故事曲线如下:

15岁丧父,人生进入第一个低谷,但是他没有放弃;

21岁他成为游击队指导员,25岁成为区长、区委书记,27岁成为行署的人事科长;

30岁他被打成“右派分子”,接受劳动改造,直到35岁,进入人生的第二个低谷,他没有放弃,开启了逆袭之路;

51岁他成为玉溪卷烟厂厂长,直到66岁,成为中国的一代“烟王”;

之后因为国有企业改制被人举报,女儿自杀,老伴入狱,在他71岁时被判无期徒刑,人生归零,进入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74岁的时候,他保外就医,选择了再创业,而他选择的是种橙子。我们知道橙子从种下去到挂果,需要6年的时间。如果是你,你已经74岁,还会为了80岁以后才能看到结果的事业去努力吗?很多读者和笔者一样,都不会选择这样做。但是褚时健会,他选择了和老伴一起在哀牢山种橙子。

褚时健84岁的时候,“褚橙”进京,86岁他写传记,90岁时成为中国的“橙王”。

这位老人家在2019年3月5日去世,去世的时候91岁,他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终将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正如有人所说: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不是看他能跳到多高,而是要看他跌落到低谷后反弹的高度。

没有哪个人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起伏,会有故事曲线,说好属于你的故事,改变员工的态度,是对新生代的一种精神加持。

讲好属于你的故事要注意以下三个关键点:

(1)要有细节(属于自己的故事);

(2)不要吹牛;

(3)要满足故事曲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