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领导意见不妥时怎么办

小王是某县政府办公室的文秘人员。分管文秘工作的县政府办张副主任安排小王起草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工作方案,并交代将以县政府名义印发。工作方案完成后,小王还起草了一则简短的通知,政府办张副主任看后十分满意。

这天,小王接到张副主任的电话,说县长对这个方案很重视,催得急,而自己在陪领导调研,让小王按程序先送罗副县长审签后报县长审定。

小王不敢怠慢,拿着拟好的文稿找到罗副县长,罗副县长对方案也十分认同,未作修改,不过当看到首页的通知时,眉头一皱,说“现将《××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句话要改下,然后拿起笔,改成了“《××县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小王从事公文写作多年,对公文十分熟悉,觉得县政府印发的文件中写“已经县政府同意”,这是多此一举,但碍于对方是县领导,自己不过是普通工作人员,也就不再提意见了。

当文件送到县长面前时,县长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说道:“哪有县政府发文中写‘已经县政府同意’的表述?作为文秘人员,这些常识都不懂吗?”

挨了批评的小王耷拉着脑袋,委屈极了,心想,这不是我的本意,我不过是按照罗副县长的意见修改而已。

小王的经历可能大多数文秘人员都有。当领导对文稿的意见不正确时,如果碍于领导的职位和权威,不敢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正确意见,最后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对领导的不负责任、对事业的不负责任。

因此,当领导的意见不妥或有误时,需要巧妙地予以提醒,纠正领导的意见。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和方法。

1.深入研究工作,确保理由充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就需要文秘人员在平时加强对工作的研究,对公文处理规范的研究,当领导的意见不妥时,文秘人员才有底气、有充足的依据和理由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如果文秘人员本身对工作、对文稿还一知半解,贸然提出不同的意见,只会弄巧成拙。因此,文秘人员在送审文稿过程中,应对文稿的各个具体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带上有关的参考或佐证资料备用,这样才有发言权和可信度。

2.把握方式方法,确保让人接受

即便文秘人员的意见是正确的,如果不采取巧妙合理的方式方法,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假如在会议室等公开场合,如果你直截了当地指出领导某句话不妥,或某个观点有误,试想那场面让领导多难堪,不论你的意见是否被接受,领导对你的印象应该好不了。因此,把握好方式方法尤为重要。比如在公开场合先认同领导的意见,待私下场合时,再以真诚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比如以请教的方法,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让领导参考定夺;请领导的秘书、自己的上级去转达自己的意见;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当领导意见不妥时,决不能简单地否定了之,既然指出了不妥之处,就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以“备选项”供领导参考,从而达到被领导认同和接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