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意商号的主要误区

作为策划人,我们经常收到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委托,帮忙创意企业商号。因为有不少朋友是初创企业,预算有限,较少单独付费,一般我们也是为后续合作预埋伏笔。创意的过程往往愉悦而高效,众多备选去工商核名也不是问题。因此,在企业商号命名这一方面,我们还是颇有心得的。为了助力需要注册商号的读者少走弯路,在此将企业主创意商号命名的主要误区总结如下(注:理念因人而异,请勿对号入座):

误区一:过于执着自我。很多人在创意商号时加入了过多的个人喜好,比如将自己的、配偶的、小孩的名字恨不得全部融入商号。这样做的益处是一开始就对品牌倾注了较多的个人感情,有善始善终的初心。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名字都适合做商号,既要符合行业特性,又能符合目标客户择优心理的商号才是好商号。企业名称打上过多的个人烙印(已有一定品牌价值的姓名另当别论),容易让人产生纯家族式企业或个人工作室之感,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格局可能会有一定制约。

误区二:过于苛求完美。有些企业家苛求商号与产品品牌保持一致性。从理论上说,商号与产品品牌保持一致性可建立较为统一的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可信度、节约传播成本。但在难以兼顾的情况下,建议不必强求合二为一。企业商号是相对固定的;但产品品牌可以顺势而动,顺应于市场的消费升级、技术迭代、外观创新等。后续可以通过母子品牌或主副品牌相结合解决商号与产品品牌融合的问题。

误区三:过于追求易理。有些企业主对商号命名要求五行、生肖、数理,甚至流年飞星等面面算到。如果从“易理”层面选择了一个不错的名字,但是与行业毫无关联或生僻拗口,从而失去了一个好商号应有的“自己会说话”的优秀属性。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五行、“易理”的文化民俗价值,至少对于笃信者来说,如果经过权威大师指点过的商号,能产生较为积极的心理暗示。

误区四:过于粗浅轻率。创立商号前应谋而后定,至少需要参考4个因素:商号与行业有无内在或外在的关联性;商号能否产生优秀或优质联想;商号的口语化、听觉化传播有无明显障碍(如拗口、生僻、不良谐音等);商号能否承载企业未来的发展。对已经存续且有一定市场基础的商号,即使不尽如人意,也不要轻言放弃,建议通过对商号品牌进行定位升级或诉求优化,以弥补缺陷,甚至化不利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