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A客户的识别与筛选

KA客户具有规模性、增长性、持续性、领先性、多样性、行业标杆性等特点。

当今时代,“单客经济”成为趋势,我们对客户要做到“高级定制”,针对每位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服务及体验。

那么,如何识别、筛选KA客户呢?

每个猎头公司的标准有所不同,比如某猎头公司定义KA客户的标准是新的一年对该KA客户的预期净收入:一级KA客户为1000万元以上,二级KA客户为800万元以上。

而确定此标准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过往与该客户的交易及关系情况(比如来自该客户的营收,以及猎头公司提供服务或产品的黏性);二是该客户的未来潜力(比如预算、市场份额、发展周期等)。该猎头公司根据这两个维度,进行KA客户的识别。

明确了KA客户之后,就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客户合作的猎头供应商有哪些,可能的“空白点”有哪些,并根据公司的优势与资源,对KA客户进行针对性的业务突破与价值满足。

重要的是,我们能接触到客户的什么层级,比如业务线负责人和HR的关键决策者。另外,要分析针对KA客户的“切入点”在哪里,确定如何“撕开口子”,并可能占据“制高点”。而分析“切入点”,一般可从业务侧与HR侧两个方向进行思考,这里需要分析客户公司对HR的重视程度,HR部门在全公司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根据我的经验,KA客户的决策层往往有如下特点:重视战略,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在人才运营、人才发展方面做得比较好,且人力相关预算(如猎头费)较高。

我会把KA客户分为两类:

一类是宏观意义上的KA客户。

我曾参与过公司级别KA客户的服务,会有KAM(Key Account Manager,大客户经理)统一对接协调。客户越是“巨头”,对于猎头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越高,不是一个猎头顾问或者一个猎头团队能够完成的任务,而需要依靠一个组织的力量,参与服务这样的高级别客户的经历,会大大提升猎头顾问的服务能力。

另一类是微观意义上的KA客户。

在我的行业中,营收在百亿元、千亿元体量的客户屈指可数,那么专注在本行业的猎头顾问,可以界定自己客户群中的KA,可能从公司层面没有办法设置专职的KAM,但猎头顾问自己可以担任起这个职责,横向协调公司各类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化的产品和服务。

我会让每个客户都觉得,自己就是我的KA,让客户感受到猎头顾问的用心和热情的服务;事物是发展的,也许未来的KA就是现在不起眼的一个小客户。

针对客户的情况,猎头顾问可以制订相应的“经营客户”的计划,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方面:

(1)研究与分析

​ 前景调研:对于客户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可以达到的合作规模,并制定经过努力可达成的经营目标。

​ 设定关键推动器:针对所制定的经营目标,设定关键驱动因素、项目,以及实现的关键路径。

​ 关键人物分析:对客户公司内的关键人物进行分析,并确定猎头公司内分层次对接的机制,以及对客户公司关键人物的沟通策略。

​ 客户SWOT:分析客户公司对候选人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以及与其他竞争对手的比较,以便对客户有更为系统、立体的认识。

(2)规划营收

​ 澄清空白区:分析与客户尚没有达成合作的业务领域及岗位,分析可能的原因,比如营销工作不足、客户公司对猎头公司在该领域的优势缺乏认知、客户有其他紧密合作的猎头公司等,并分析是否有可能通过某些方式进入该领域。

​ 总结营收潜力:分析公司可能“攻入”客户公司的哪些领域并达成合作,有可能获得多少营收。

​ 营收桥:设计从目前到未来某一时间点,公司需要达到的营收目标,包括什么时间点、营收桥延伸到什么阶段、各阶段的业务组合是怎样的——即从桥的这一端是如何延伸到那一端的。

(3)规划策略

​ 猎头公司自身的竞争分析:分析本猎头公司面临的竞争状况,有多少竞争对手在与公司“抢客户”,它们的优劣势是什么。

​ 猎头公司自身的SWOT:分析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并与竞争对手情况进行比较,制定公司的竞争策略。

​ 确定目标及行动:确定公司的年度目标与准备采取的关键行动举措。

​ 12个月行动计划:针对关键行动举措,确定12个月的行动计划,可以做成甘特图,并确定责任人、完成时间。

​ 总结与展望:对与客户合作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合作的方向和目标,确定阶段审视的机制。

猎头公司有必要在做好猎头的基础服务的同时,开发更多的增值性产品(比如咨询、培训、人才测评等业务),以便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成为客户的战略伙伴,更好地与客户在中长期战略方向上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