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则形”,一旦有了诚意,立刻就有显现,就有回报,即使很小,但也可以感受得到。“形”,是指能够显现出来的意思。所以,一个人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是泥牛入海,杳无踪迹,一定是有回音、有回报的。
前一阵和两个朋友聊天,他们有佛教背景,主要是做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给企业做,要收费的。我就问他们,现在给企业做培训,都是要解决问题、要产生效益的,很多老板在这里出了钱,想的一定是挣回更多的钱,这样的话,你们做传统文化的培训怎么做得开呢?但他们说,恰恰做得还很好。
原来,他们和一些企业家交流,了解到现在企业里的人不好管。这一阵金融危机影响很大,很多企业、工厂都倒闭了,大家没饭吃。但也有一些企业坚持下来,不但没有裁掉一个员工,也没有降低工资待遇,可是,现在的人都不知好歹,不知道报恩,成天还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搞得老板很头疼。这个朋友就帮他们找原因,说凡是不知道感恩的人,不可能成为好员工。这是世界观的问题。一些人在家里连自己父母的恩德都不知道感念,怎么可能感你老板的恩呢?所以,对员工的培训应该从孝道入手,从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地方开始。首先要让他们感恩父母、孝顺父母。
这个培训机构有一整套方法,先是讲孝的理念,然后又在互动的过程中激发每个人心中的亲情,完了以后还布置作业,要把这样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之中去,让每个人回家去给父母送个礼物:必须要给父母行磕头礼。
说到磕头的时候,很多人就觉得不可能做到,但这家培训机构就做到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他们就问,你们到庙子里给佛菩萨磕过头吗?很多人磕过;又问在庙里给师父、活佛喇嘛们磕过头吗?很多人是佛教徒,也都磕过。然后他们就说,这些泥菩萨、活佛喇嘛对你有多大的恩德?他们比得上你父母对你的恩德吗?为什么对父母从来没有磕过头?所以,这个作业必须要做,下一次培训要回来分享感受。
结果,很多人回来分享感受时说,也不知为什么,到庙里给泥菩萨、给师父们磕头顶礼很容易,但面对父母就总是磕不下去。很多人是下了很大决心做这件事的,终于,当弯下膝盖的那一瞬间,自己的眼泪莫明其妙就下来了,内心非常之感动。这种感动是什么?是感觉到自己一辈子从来就没有跟父母的心那么近过。还有一个作业,是回家给母亲洗一次脚,有人分享说,当他把母亲的脚放在温水盆里的时候,看着母亲那扭曲变形的脚,那种感动是无与伦比的,平生都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刺激。凡是老老实实按要求做了的人,从回来做分享的过程看,整个人的精神面貌、行为举止、工作态度,简直就判若两人。
这是什么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这里说的“诚则形”。你只要真心诚意地做了,一定会有一番感动,自然而然就会在各种事情上显现出来。你在社会上对朋友、对同事、对上上下下的人,心态和行为都会有良好的变化。所以,单从孝这一点推开去,儒家仁、义、礼、智、信的这一整套优秀品质,就都能够逐渐在自己的身心上生根发芽。
“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随着你诚意的发动,你的愉悦、感动不断积累,外在的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你最初的那一点真诚的蛛丝马迹,就会生长起来,变得显而易见。你的诚意显著起来了,就会有更多的人看到你的品质,就会有更多的人肯定你。这就是“著则明”,你就“著”而且“明”了,就成公众人物、成明星了。
当然,这个“著则明”不能当成名声的名来讲,而是光明的明。公众人物都有一个光环,这也是光明的感觉,是自己的光明去照亮别人。这个光明是通过你的德行修养、通过你的无私奉献透出来的,因此,你的真诚、善良、仁义这些优秀品质,就会为大家所学习、效仿,你就能够感化人、教育人、引导人。这就是光明的作用。不过,现在有些名人明星并不是通过光明的手段出名的,而是通过绯闻、艳照之类不择手段的炒作出名的。这样出名的人,就不能以光明的方式鼓励人,反而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乃至于给自己带来耻辱。
我们说人的精神本性,最重要的就是一念真诚、一念光明。只有那些真诚而光明的人,在人群中才能够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别人才愿意追随你。追随你走这条光明之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跟着你行动,这就是“明则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