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觉知是有功夫的见

在赛场上踢球,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一刻也不能停止观察。运动员所有的跑动都必须根据当下的观察:球在哪里,人在哪里,门在哪里。

我觉得中小企业的生产运作就像踢球一样,所以,我把中小企业的计划模式叫球赛模型。中小企业的状况不稳定,生产中的变数太多了,没有办法一开始定好一个规矩,然后完全按照规矩走。

这和踢球的情况相似。教练只能给球员一条路线,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位置,球员得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踢足球看似混乱,其实乱中有序。球员的跑动有讲究,往哪个方向跑、什么时候进攻、怎么找空档等都有讲究。

中小企业的变数不是谁都能随便驾驭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应对变化。怎么应对?像球场的运动员一样:观察,而且是一直观察。对于非稳定态的中小企业来说,我认为它的管理模式有四个字非常重要——频繁觉知。

观察就是觉知。但觉知和观察还是有区别的:观察是用眼睛在看,觉知是用心在看。当你静下心时就会发现,看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仿佛能看到自己在看。所以,一定要知道,人看东西的时候,有两个东西可以被看到:一是被看的东西,二是看东西的那个自己。

我讲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叫用心看,什么叫用眼睛看。

 

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去一家湘菜馆吃饭,我小心翼翼地推开餐馆的后门然后进去。跟在我后面的朋友和我有一定的距离,我推门进去了,他一推门,“哐”的一声,门撞到在门后座位上吃饭的人了,我想喊都来不及。

这家餐馆的前门很宽敞,但我一向从后门进,因为后门离公司比较近。由于中午来这家餐馆就餐的顾客太多,这个时间,餐馆会在靠后门那里摆一张桌子。

其实,我和这位朋友经常来这家湘菜馆吃饭。事后我就说:“你看的时候只看到门,所以那样开门了。而我同时看到了门后面的人,所以我很小心地推开了门。在推门的那一刻我心里就出现了一个相——那个门和门后面的人。门后面的人难道是我用眼睛看到的吗?不是,是用心看到的。这就是观察和觉知的区别。”

 

现在,很多企业里的人做事就是这样。他看到货出不来,但不知道是因为没有物料。物料就像门后面的人。我们要学会用心觉知这个世界。

人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是用眼睛看。

用眼睛看,你只看到了目前看到的一点点,看不到整体。货出不来,你就只知道货出不来,不知道货出不来的原因。天天骂、天天吵,很多老板不就是这样吗?

二是用脑想。

我们先看看“想”这个字。“想”这个字的上面是“相”,下面是“心”。当我们想的时候,我们就很着相,很执着于一些表相的东西。什么叫着相?一个漂亮女孩从眼前走过去,你的心就跟着那个女孩走了;一个老太太走过去就不会,这就叫着相。所以,想是什么?想就是有一点经验就掉在里头,有一点信息就掉在里头,有一点好的感受就掉在里头,剩下的就不管不顾了。然后就开始构思方案、想对策了,忙得不亦乐乎。

做事情不要有一点信息就深信不疑,有一点经验就固执己见。欧博在企业做变革总会遇到这种人。他认为自己在企业做了二三十年都没有解决某个问题,这个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了,至少解决的方式也不像欧博老师讲得那么简单。但这些问题最终还是被我们解决了。他为什么没有解决?因为他认为自己掌握了全部信息,而这些信息表明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就不去解决。归根结底是他的思维方式障碍了自己:凭有限的信息和经验做判断、下结论。

我们再看看“觉”这个字,“觉”的上面是学习的“学”,下面是“见”。“觉”和“想”有什么不同?和“想”相比,“觉”更接近于观察。因为它是看,是见,是持续地获取信息。而且,“觉”不仅仅是眼睛见,更多的是心在见,是心在体会。

观察的“观”是什么?又见,是简单、重复的见而已。“觉”字上面还有一个“学”字头,也就是说,见未必就是真见。怎么见?见什么?这是要好好学习才能得到的功夫。

见是一门功夫,有功夫的见就是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