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动方略:目标管理的过程剖析

让目标真正转化成为有效能的行动,应该是目标管理的核心与宗旨。将目标管理过程进行详细的解剖,以下几大步骤或环节不可或缺:

第一大步骤,罗列、梳理、确立目标清单,经过层层分解建立目标体系。

罗列、梳理并确立你的目标,尤其是人生的目标清单,是做好目标管理的第一步。

所谓人生目标就是,如果你愿意投入精力去做就可能达到的。可以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梳理:你这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真正想去完成的事情有哪些?有什么样的事情如果你突然发现不再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的时候会后悔不已……将你对这些问题最真实的回应,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写下来,这就是最初罗列的目标。然后再逐一检查,如果其中任何目标只是达到另一个目标的关键步骤,把它从清单中去掉,因为它不是你的人生目标——这样就可以梳理出人生中每一个你所关注领域的总目标。最好为这些目标设定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时间框架。

然后,再在人生目标清单(即单项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在每个目标下面写上你要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但是目前又没有的资源,这些东西可能是某种教育、职业生涯的改变、财务、新的技能等——就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子目标。如果任何一个目标下面还有子目标,都可以补上,保证你的每一步都与精确的行动相对应。与此同时,在每一个子目标上标注清楚计划完成的时限。

最终建立属于你自己的目标体系如图6-1所示。

图6-1 个人目标体系

当我们建立了整个目标体系之后,最需要落实的是这周、这个月和今年的时间进度表,以便自己可以按照预定的路线(径)去完成目标。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体系中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除了遵循SMART原则之外,以下几个建议也值得参考:

一是目标的定义必须是二元的。即询问目标是否达成的时候,只能是“是”或者“否”的回答;

二是细节化。即设定目标时应尽可能细节化,包括明确的数字、日期和时间等,确保每个目标都是可测量的。要么你达成了,要么没达成;

三是主观目标客观化。当我们需要设定一些类似健康、自律、让自己变得更勇敢等主观类的目标时,最好建立一些等级量表。如1~10级,然后看看自己目前处于什么量级,设定一个什么量级的目标等。

第二大步骤,预估、分析并明确达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包括可能遇到的障碍、所需要的支援及自身知识技能的缺口等。

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帮助自己了解。比如:

——要达成××目标,最担心的是什么?

——目前状态与要达成的目标之间可能遇到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要达成××目标可能需要得到哪些人、哪些机构、哪些资源的支持?你打算以什么方式赢得这些支持?别人在帮助你达成目标之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要达成××目标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的知识和技能?目前的差距在哪些方面?打算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者途径去获取哪些东西?

……

通过上述类似问题的询问,最终形成一个目标达成所需要努力补充、改善的要素清单,如图6-2所示。

图6-2 目标达成所需要努力补充、改善的要素清单

目标达成所需要努力补充、改善的每一个要素,实际上就是前面目标体系中的一个又一个目标项下的子目标。

目标管理的第三大步骤,从最小的目标单元开始行动,专注地、不折不扣地行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目标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行动——没有行动,无论订立的目标看起来多么美妙,最终仍然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有句古话叫“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个中意味值得细细琢磨。

第四大步骤,总结、评价目标成果。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有效的目标都有一个时间期限。当某一目标的时间期限到了之后,要及时对目标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 目标所描述的状态是否已经完全达到预期?如果是,主要的关键节点有哪些?如果否,问题到底出在哪些地方?

​ 当初设定的目标是否过于保守或者过于激进?保守是因为什么?激进的原因有哪些?

​ 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可以萃取的经验或者需要警惕的教训?这些经验或者教训在未来的哪些目标实现过程中具备参考和借鉴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就作者观察的情形看,但凡能够很好地达成目标的人,往往会在这一环节,对自己目标达成的情况(包括为达成、达成、超预期等)予以一定的惩罚或者奖励。

第五个步骤,进入下一个新的循环。

经过目标成果检查、评价,确认任务已完成、目标已达成并进行经验总结后,目标管理可进入下一个循环阶段。

用一首打油诗来概括,那就是:

目标管理有五步,梳理清单要清楚;

层层分解建体系,远近大小有分数。

资源配置很重要,障碍困难不迷糊;

定期检查常反馈,行动过后有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