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相关的竞品吗?竞品价格怎么样?”我需要摸清楚相关的竞争情况。
“有,竞品很多,甚至不乏一些非常大的家电品牌。但这些品牌并没有在这个品类上太用心。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产品在我们看来很低端,无论是功能还是外形都不行,并且售价很低。
“新品牌受困于成本压力,反而售价很高。
“换个角度想想,就算是我,也会买那些大牌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虽好,但品牌知名度太低了。”
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中负责品牌管理运营的人常认为,知名度高的,就是品牌;而知名度低的,就不是品牌。所以,面对类似的难题,有实力的企业会依赖投广告,扩大自己的产品知名度。
真的是这样吗?速成真的可以吗?
吴晓波的《大败局》中记录了很多声名赫赫企业的成败历史。这些企业和品牌失败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企业将知名度等同于品牌。他们投入巨资,竞争央视广告的标王。对这些公司来说,广告一停,销量就下降;广告一上,销量猛增。
所以,知名度高并非是一个品牌的全部内涵,只是广告商只会向我们强调知名度这一个要素。
“这样的说法很有意思,您说您也会买大牌子的产品。我能问问,您为什么会这么想吗?”
“这很简单。第一,比如家电领域某某大牌子的一款空气净化器售价499元,而我们的最低配款要699元。我们的产品价格贵,消费者又没听说过这个牌子,所以他们怎么会愿意多付200元呢?
“第二,大牌子质量有保障。买净化器的人都会想,如果产品买回来,不好用或者坏了怎么办?大牌子售后服务也有保障。就算大牌子最后不认账,消费者选择采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大牌子也能赔偿更多。
“第三,大牌子产品放在家里、办公室里有面子。”
“您分析得很全面,也切中要害,基本上将消费者心中对品牌的依赖和信任列出来了。
“我的下一个问题是:这些优势哪些能在短时间里建立起来?”
她想了想说:“我觉得上述任何一个优点,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建立的。”
“没错。品牌背后其实存在一个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包括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度、美誉度、售货服务体系、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关系、人力资源等。
“缺乏任何一项,品牌都无法满足顾客对他的期待。”
“也就是说,不存在快品牌?”她有点沮丧地说。这意味着公司想要依赖电商时代的快品牌战略迅速实现超越的梦想破碎了。
“我了解过快品牌的观点。快品牌可以出现并存在,但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配套系统。
“比如当售后服务活动专业化时,有专门的公司来承接品牌的售后服务项目,公司就没有必要单独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渠道了。
“如果供应链管理有相关的服务公司来做,那么也不需要公司去研究供应链。
“目前,电商才刚刚开始起势,所以,公司必须想办法完善上述我们谈到的服务。”
“我们该怎么办?”
“您现在能理解知名度实际上仅仅是品牌内涵中的一个要素吧?”
“嗯,我理解了。之前总有人建议我们打广告,如今看来,如果我们真的投资打广告,一定会血本无归。相应的品牌配套系统没有建立起来,单纯地提高知名度,只会给公司带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