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是要有原则的,特别是内部兼职培训师对情况不了解。
我有一个朋友叫作郭蓉,为基层管理者开发了一套课程叫《领导力与执行力》。她就找了很多哲理小故事去给大家讲授,都是寓言故事,什么龟兔赛跑、狐狸乌鸦等,结果评估下来,整个就是一个鞠萍姐姐故事会。这就违背了课程开发的实用性原则,我们不是纯粹地搞教育,要更加贴近公司的生活。
一般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适用性:要符合市场、符合目标学员水平,也要与自己讲的课程主题相衬。比如案例中的领导力课程,这些课程怎么能用寓言故事这种小儿科的素材去表现呢?至少也要弄点经史子集中的故事吧!这样才达到领导的层次,才配得上执行力的力字。
(2)再创作:不要抄袭别人的,借鉴后一定要有升华。有句话叫作“千古文章一大抄,抄来抄去有提高”,光是抄没有提高是不行的。自己可以借鉴别人的框架、理念、故事、素材,但是不要全都借鉴,借鉴了理念就不要素材,用了故事就不要他的观点,总之要有自己的东西才行。
(3)前瞻性:课件要有未来性,如未来几年的趋势、未来的观点、未来的战略匹配要求等,老师是带领学员和引领学员的人,你的观点要有前瞻性,你的分析要有未来意义,你的理论可以在未来5~10年应用才行,不然都是老掉牙的东西,听了无趣,用着无用。
(4)结构性:结构是课程的框架,相当于一个人的骨架。有了骨架你才看起来是人的形状,如果把骨头去掉,估计也就是一坨肉了。好的课程架构非常清晰,逻辑通顺,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