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一层觉知:执行力情况调查

:我们来看一下项目组的运作思路和具体动作。首先是执行力情况的调查,这也是我们的第一层觉知。

:你怎么理解执行力?

:其实做项目时,我们欧博老师很少用“执行力”这个词,我们经常提执行率。我们把“执行力”这个概念变成了“执行率”这个数据。

:把“执行力”这个概念变成了“执行率”这个数据,这种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可以评估执行情况了。例如今天你要做十件事情,但只做了八件,有两件没做,那你的执行率就只有80%。通过执行率数据,我们就可以评估一个人或者是一个部门管理者的执行情况。

:这种评估又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我们不是凭感觉去判断员工到底是做得好还是不好,而是通过觉知他所做的事情,觉知他每一件事情到底做得好还是不好来评估他的执行情况。

:你讲到点上了。“执行力”是一个词,按佛家的说法是一个相,是一个概念。我们经常说“执行力高”、“执行力比较差”、“执行力还不错”,这其实也是一种感性的评价,是一个名相,不是指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

经常有企业的老板跟我说:“哎呀,员工的执行力真的很差,什么都不执行,什么制度都落不了地。”甚至有的老板说:“你们欧博项目组的人来了以后,像流程文件、制度什么的就不用定啦,我都有,帮我抓执行就行了。”这些老板总是把“执行力”这个概念放到脑袋当中。每遇到这种情形,我都要简单地问一句:“你说你的员工执行力差,那你知道究竟谁没有执行,什么事情没有执行,没有执行多少次吗?”这些老板总是说:“不知道!”

为什么会这样?原来他说执行力差,他脑袋中就只是有一个感觉而已。但要论及究竟谁没有执行,这个感觉就没用了,因为我要他回答具体哪个人哪件事没有执行,这不是凭感觉就能知道的,要靠查才知道。而你每天去查,下属的执行状况能不变吗?所以只要每天保持检查,保持一种觉知,“执行力”这个词就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事情就好办了,这个相也就破了,这就是佛家讲的“离相即佛”。

有些老板之所以变得懵懵懂懂,之所以企业的执行力那么差,之所以拿这些员工没辙,是因为他不了解具体的事情,只在“执行力”高低这些概念里头打转。

怎么从“执行力”这个概念里头走出来呢?很简单,时刻保持检查,时刻保持觉知。执行是检查出来的,不检查谁执行啊?所以我们欧博从来不去探讨执行不执行的问题,我们只探讨检查不检查的问题。你曾是欧博稽核部的经理,我们欧博在全国有几十个项目,有一百多位老师,你觉得欧博的老师敬业精神怎么样?

:所有老板对欧博老师的评价都是“真敬业”。

:怎么体现“真敬业”?

:首先是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较长。早上企业的员工开始上班,他们就开始上班,晚上企业员工下班了,他们还在上班。一般来说,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8:00-22:00。

:我记得湖南的一些食品企业,是早上6:00上班,没办法欧博的老师也得陪着。早上6:00上班,照样还是晚上10:00下班,而且一干就是六个月。敬业是所有客户对我们欧博老师的共同评价。很多人问我:“教授,作为欧博的老板,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怎么这些老师都像装了发动机一样?”我说:“我们公司不提倡加班,也不要求加班,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加班费。因为加班这件事情你没有办法约束他,也没有办法严格要求他。所以,老师们加班完全是自愿的。虽然老师们在项目上都很敬业,执行力都非常强,但我们欧博从来不谈执行力这个概念,我从来不用这个词,我只做一件事,就是成立欧博自己的稽核部。”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让老总去管这四十几个项目,去管这一百多位老师。我们的老师都是欧博自己的员工,不是外聘的。我们的稽核部就四五个人,他们每天干吗?你做过稽核部经理,你介绍一下每天干些什么?

:根据定的方案,每天检查欧博老师有没有在项目上执行这些方案。

:你怎么查的?你问他,他有可能作假啊。

:检查的方式有五种。第一是跟老师了解,问他这件事情做了没有;第二,如果事情已经做了,总会有表单、图片或者文件,他要把这些东西发给我;第三就是跟企业方的管理人员确认。老师说这件事情做了,那我打电话给企业方核实是否做了,企业方不可能跟老师一起撒谎;第四就是老师要把每天、每周的产品质量数据发回来。

:如果项目实施了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数据都没有任何变化,那欧博的老师做什么了?数据没有任何变化至少证明他做的是错的,做的没用。即使做了,那也是做做样子,证明他没有真正执行。更何况这些方案本身又都是我们亲自带人策划出来的,所以稽核部也不是凭空检查老师的工作,稽核部掌握的信息都是准确的。老师们在项目上有没有执行,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你还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

:第五就是到现场了解,如我们会直接去有些项目的现场检查老师们的动作,我们会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进行确认,检查这些动作老师们到底有没有做。

:那全国各地有四十几个项目,你跑得过来吗?

:把所有的项目都跑一遍,这个难度确实比较大。

:实际上,跟老板频繁联系也是确认的一种方式,还有就是每周每月的项目评审。每周一我们广东省内的项目老师都要到广州来,企业方的人也要来,我们要对这些省内项目进行评审,项目老师要对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陈述,企业方的人则在旁边监督,而省外项目是每个月大课以后进行评审。项目老师要回到所里进行详细的项目陈述,其他老师对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

实际上,欧博抓执行力注重检查,也就是觉知,所以我经常说抓执行其实就是抓检查。

强调执行是强调被管理者的责任。因为执行是别人的事,是别人在做,而检查是管理者的事。为什么企业的人总是愿意讲执行?因为他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为什么欧博不讲执行只讲检查?因为我们要把管理者的责任承担起来。实际上所有的执行都是检查出来的,不检查就没有执行,就不可能执行。很多老板总是抱怨下属执行力差,但是他从来不去检查。

:也从来不检讨自己有没有去检查。

:他连检查的意识都没有,他认为执行是员工的事,怎么还要他去检查呢?他认为检查只是知道执行的结果,只是对执行的结果进行觉知,他不知道仅仅知道结果对他企业执行力的提升能有多大作用。就像我们之前讲的那个人力资源案例,从结果上去奖和罚,它的激励效果远远不如每天都让员工知道自己的绩效情况,远远不如员工每天都知道自己的工作究竟做到什么程度,离标准还有多远。所以我觉得提高执行力一定要从检查入手,这是我们的实践经验已证明的。

说良心话,我管欧博很轻松。欧博一百多位老师分布在全国各地,我经常跟很多老板开玩笑说:“你把厂门一关问题全在里头,我把我办公室的门一关问题全都在外面了。”因为所有的项目都在外面做,没有一个项目是在我欧博的办公室做,我们欧博的老师全部驻厂。在办公室怎么做项目?办公室又不是工厂。我把门一关问题都在外面,我还能管一百多人、四十几个项目。欧博客户把厂门一关问题全关在里头了,应该说还好找问题,但他却找不到,什么原因?指导思想作怪,他着了一个执行不执行的相,而不通过自己的检查,去一次次了解事情的执行情况。他被相蒙住了,被相挡住了,没有把“执行”一词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所以我们提出要稽核,因为稽核就是检查,就是频繁的检查。我强调稽核,因为只有检查才能提高执行力,只有检查才能把“执行力”这个相给破掉,才能回到一件事情有没有做的问题上来,这是一个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