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OPDMPC案例教学流程

在这里介绍一个比较容易操作的流程,为方便记住这个案例教学过程,我们将案例教学流程的关键动作名称用英文的第一个字母进行代替——OPDMPC,即Open(开场)、Present(案例呈现)、Discuss(分析讨论)、Method(总结方法)、Practice(强化练习)、Close(收场)。案例教学天然重塑了教学体验,过程完全是以学员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脑友好型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如图8-1所示。

图8-1 案例教学实施流程

第一步,Open-开场。让学员意识到此案例与己有关,对己有用。首先,与学员有关。比如:一开场便问,大家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某某情况,一一列举,请学员选择或补充;通过类似的活动,让学员自发的认识到案例就发生在身边,与自己是有关系的。接下来,请大家识别可能的风险和收益,让学员意识到对自己有用。比如:问学员,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处理好此工作,将带来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带来的收益是什么?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第二步,Present-案例呈现。案例教学拥有天然的互动式教学的属性。只是很多的培训师不能很好地应用。有的培训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会自己将案例当作知识点和技能点向学员进行讲解,其实这样做,培训师自己学习了,学员并没有发生学习,原因在于学员没有发生学习动作,只是当作信息听了一遍而已。

在我看来,好的教学不是培训师讲的越多越好,而是学员学得越多越好。建议的做法是:讲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案例上的案例部分分发或展示给学员,并简述案例阅读规则和简要,而后提出教学案例中的问题,请学员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第三步,Discuss-分析讨论。案例相当于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通过对案例中情境、角色、任务、工具、成果等分析交流,达到在场景中学习的目的,原因在于场景中多是真人真事。一个好的分析讨论过程至关重要,直接关乎学习效果的好坏。关键的任务有三个:一是个体阅读思考;二是通过分组讨论,实现互交互学;三是通过讨论成果展示,实现更大范围的学习发生。分析讨论环节,我们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世界咖啡、开放空间、团体列名等研讨的方法加速案例研讨的效率,提高研讨的效果。

第四步,Method-总结方法。案例教学,分析讨论不是目的,通过分析讨论,让学员识别出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是关键。学员及培训师在这个环节重点进行的是通过案例学习知识和技能,如果将案例比喻成冰山上面的部分,而知识和技能便是冰山下面的部分。

学员能够带走的也是自己理解的那部分,为了让学员更深刻地理解,最好的办法让学员自己讲述出来,对他人进行点评,培训师进行必要的补充或引导,以便学员将案例中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方法环节与传统知识技能教学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在案例教学中是由学员总结出来的,而培训师做识别和引导是否总结到位,学到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可,而且学员是学习的主角。

第五步,Practice-强化练习。学以致用是根本,通过案例需要举一反三,联系真实的应用场景,进行反复练习,才能更加广泛地解决问题。通常案例中的情境不能面面俱到,多是典型的、重要的、带来重大影响的,而现实工作中会更加复杂多样。因此,我们在强化练习环节,根据课前调研或现场学员的真实需求、设定场景、安排练习、组织分享。如果强化练习在课堂上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课后练习和分享,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六步,Close-收场。收场环节,每位学员总结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或技能?在未来工作中最近的一个行动会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需要交流?

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分析讨论节至关重要,这个环节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是重点,也是难点。重点是因为研讨过程直接决定案例教学效果,难点是因为有意义的研讨过程设计是困难的。为提高案例教学研讨的效果,研讨环节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接下来分享几个常用的研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