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剑眼中的红酒市场

项目启动后,我就安排人员对深圳的红酒市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焦点主要放在进口红酒上。说实话,在此次调查之前,我对红酒市场到底是个什么格局真可谓一无所知,对中瀛贸易公司的进口红酒策划项目究竟该怎么搞,几乎是一头雾水。但是,合同已经签了,第一笔服务费用也已经收了,再怎么样我也得往前走。不了解市场,我可以自己到市场上去看去想去分析,不懂红酒我也可以向专家讨教和学习,不管怎么样,拿人钱财我就得替人消灾,所以,我必须尽快进入到红酒市场中去。

大家由此可以发现,我是个诚恳的人,每一个客户问我对某某行业是否熟悉,我一般都很真诚地回答“不熟悉”三个字,因为我确实不怎么熟悉。但这是在合作之前,如果我签下一个客户,那么我必须在一周之内,对客户所要进入的产品市场和竞争行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甚至还必须对这个行业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认知,这样我才有能力也有信心在这个行业中策划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功案例。

项目组分成三个市场调查组,我要求调查人员全部投入到市场中去,通过全天候蹲点观察和消费者座谈会的形式,来获取我们想要的市场情况。我的调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走马观花地走访有进口红酒销售的各种销售终端,如大卖场、普通超市、名烟名酒店和各种各样的酒庄。我采取的办法也很简单,一是看,看这些进口红酒的瓶身外观、产地和标价;二是问,问店员一些常识问题,例如,这个酒叫什么牌子?有什么特点和品牌故事?葡萄是什么品种?这个牌子的酒为什么要比那个牌子的酒贵呢?等等。我的问题没有任何预设,都是随机的。我就是想通过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调查,看看能否发现我想要的商机。

同时,我也在我的微博和微信及QQ空间里设定了两个问题,让我的粉丝和网友们来回答。我的问题也很简单: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红酒是最好的?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各自的想象。即使是在消费者座谈会上,我们也是这样来问大家。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确实获得了不少市场信息。

(1)80%的人认为自己很少喝红酒,也不知道为什么。

在我们询问过的人群当中,80%的人觉得自己好像很少有机会喝红酒,尤其是自发地购买和喝红酒的机会实在太少,除非是朋友请客或者与情人共进晚餐等等。且一想到喝酒第一想到的是白酒,其次就是啤酒。(这说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喝红酒需要一定的场合、日子和对象,而不像白酒和啤酒那么随意。)

(2)大部分人都不懂如何品红酒或者辨别酒的质量好坏。

我在微博和微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被调查的人都认为自己不太懂品尝红酒,但听说过一些如何喝红酒的事情,对红酒的品质更是无法得知,只知道进口的红酒口感涩一点,国产的红酒淡雅一点。(这说明大多数消费者对进口红酒的品质认知很肤浅,仅有少数人听说过像拉菲这样的高端红酒品牌和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产地等。)

(3)消费者认为喝红酒比较有品位或者比较有浪漫情调。

持这一观点的人很多。被调查者几乎都这么认为,尤其是女性消费者。例如在宴会上、酒会上及重大的节日上,人们觉得喝红酒更加有独特意义。也就是说,由于红酒的文化因素,导致跟中国的白酒成了相对立的两种文化,白酒像一个粗犷的村夫,而红酒更像是一个绅士。(这说明,红酒的西方文化已经很深地印刻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由此也代表了喝红酒一定是某种特殊日子或者体现某种情调的价值意义)。

(4)消费者购买进口红酒的消费形式多种多样。

通过消费者座谈会,我们发现当下消费者自发购买进口红酒主要基于以下几种需求:一是应酬,餐饮文化中饮用葡萄酒代表着一种身份和品位;二是送礼,包装精致的葡萄酒礼品套装作为送礼佳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三是自饮,因为葡萄酒本身的低度美妙口感和健康作用,倾慕者众多。(从上述几种消费形式上来看,消费者购买红酒跟购买白酒完全不一样,喝白酒有可能是因为酒瘾或者习惯,而红酒尤其是进口红酒显然还没有达到这一程度。)

(5)进口红酒市场远没有真正打开,市场潜力很大。

根据对部分经销商的访谈及一些对红酒市场比较熟悉的人的反映,加上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我们得出了红酒市场尤其是进口红酒市场的潜力远没有真正打开这一结论。因为中国的消费习惯容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上白酒市场的低迷,随着90后消费者逐渐成为主流及消费者文明程度的提高,相信未来的红酒市场会越来越大。

(6)市场需要一个能让大众耳熟能详的进口红酒品牌。

目前大部分进口红酒都没有进行有意识的品牌传播,经销商们以为,只要在价格牌上标注明“原装进口”就能自动吸引消费者掏钱购买,偶尔有一些红酒品牌的传播,也几乎都集中在浪漫、品位和地域等概念上,缺乏具有鲜明个性的大众喜爱的进口红酒品牌。(这说明,大部分进口红酒没有意识到如何去唤醒目标客户的消费欲望,当前的红酒消费也只是自然需求的一种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