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月1日,中国江西甘雨亭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全文简称甘雨亭)正式开业。但是甘雨亭的历史其实要追溯到1993年。虽然那时的甘雨亭还是个体户,但是对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罗静婷是甘雨亭现在的掌门人的话,那么她的丈夫万义忠就是甘雨亭早期的灵魂人物。甘雨亭的诞生与万义忠有直接的关系。
让我们将时间的镜头拉回到1992年。彼时的万义忠已经在江西吉安市第二副食品公司工作了10年。1982年就参加工作的他,对副食品批发零售业的运营早已驾轻就熟。但是到1992年的时候,万义忠明显感受到单位的效益在下滑。一年半以后,吉安市第二副食品公司就解散了。吉安市第二副食品公司的效益下滑和最后的解散,其实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影像。
1992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那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之后,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1993年初,万义忠向单位请了1年长假,和两个朋友合伙经营了一家个体批发部,干的还是老本行,批发副食品。后来受到资金流的影响,个体批发部也解散了。
1年假期结束后,万义忠回到单位上班,但是岗位有变动。领导要求他搞采购。万义忠思前想后,觉得搞采购是很辛苦的事,再加上自己又比较恋家,所以没同意。后来,领导就把他安排到公司下属的一家商店担任经理,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卖场经理。
1993年初的一天,万义忠单位的书记和人力股股长(相当于现在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找到万义忠谈话。这次谈话,其实就改变了万义忠的命运。
原来,书记和人力股股长私底下在吉安市沿江路盘了一家店面,已经装修好了,正准备开业,可两人却舍不下现有的乌纱帽,店面就这样迟迟开不了业。这时,两人非常需要找到一个在店面经营和食品管理方面轻车熟路的掌柜人来帮他们经营。于是,他们找到了在这方面非常有经验的万义忠,并决定拉他合伙经营。一听是这个目的,万义忠很坚决地谢绝了。
“你为什么不跟我们合伙经营呢?”
“你们有钱,我没钱。没钱投资,怎么跟你们合伙呢?”万义忠没想到对方居然这样答复:“你人过来就行,钱不是问题。”
第一次不成,书记和人力股股长又接连进攻,第二次、第三次之后,碍于面子,万义忠最后还是答应了。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条件,也是最终说服万义忠的理由。书记和人力股股长每人各出1万元,万义忠的出资数额不作硬性规定,有多少钱投多少钱。书记和人力股股长多投的钱,按照银行计息标准,在扣除利息之后,剩余的利润大家平分。万义忠拿出了当时家里仅有的3000元,跟着书记和人力股股长开干了。
1993年4月1日,沿江路店正式开业。
不过好景不长,沿江路店开业不到3个月,就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终让合作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的,还是一次由进烟所引发的矛盾。事起是万义忠通过关系了解到有一家烟草公司可以进烟,就告诉店里的一位女同事(人力股股长的姐姐)到烟草公司去进烟,女同事没问清楚烟草公司的具体地址就带着烟款出门了……但回来时却气势凶凶,一进办公室,就把包甩在了柜台上:“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烟,明明没有烟进,为何害我白跑一趟”。当时正是六月,烈日炎炎。万义忠告诉这位女同事,是熟人介绍的,绝不会出错。两人争论后才发现,对方说的地点不对。万义忠为了体谅女性,想着能尽快把烟进过来,于是拎着女同事扔下的包就走,却忘了清点包里的烟款。烟顺利的进到了,可回来清点烟款时,发现少了1000多元。这时女同事和妹妹怀疑是万义忠私吞了这1000多元。万义忠百口莫辩,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甚至同意了搜身。从而更加激发了双方的矛盾,导致双方合作出现了裂痕。恰逢当时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新政策规定所有单位的任职人员不能做本单位同行业的事情,一经发现,是领导的要免职,是员工的要开除。为了保全自己的乌纱帽,书记和人力股股长主张把店关了。
可万义忠一宿没睡好。他跟妻子罗静婷商量,要不要把店面盘下来?罗静婷就问了一句:“盘下来能养家糊口吗?”万义忠告诉她,“盘下那家店,最起码比回去上班要强。”那时,罗静婷也已经下岗了。万义忠的单位也濒临倒闭,回去上班的意义也却实不大。
说起罗静婷的下岗经历,还有一段故事。罗静婷从1982年开始在吉安市纺织厂上班,1988年被调到吉安市百货公司。她为什么会下岗呢?这与支持万义忠的事业是有一定的关系。万义忠上下班的时间非常不固定,随时要加班。那时候,他们的小孩只有三四岁。为了照顾家庭,罗静婷上班的时候,经常中途偷着回家买菜做饭,然后还要给万义忠送饭。为什么要给万义忠送饭呢?说白了还是为了省钱。万义忠连一毛五分钱一碗的面条也舍不得去外面吃。罗静婷这样经常性的中途回家买菜做饭送饭接送小孩,上班的时间自然被占用不少。为此,自然被领导看在眼里。后来,百货公司在部门优化组合的时候,罗静婷的下岗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万义忠和罗静婷商量之后,决定接手沿江路店面。本以为会很顺利,没想到中途遇到那么多的曲折。
书记和人力股股长当时跟万义忠承诺,不管谁接手,过期商品不盘点,残损商品不盘点,健力宝之类的碳酸饮料不盘点,剩余的商品,盘下多少就算多少。盘完之后再清账,把货款还掉,签好字,一切就妥当了。
当时说好第二天就盘点,结果却变卦了。书记和人力股股长突然提出要竞标。怎样竞标呢?书记和人力股股长不参与,而是招来外面的一个人跟万义忠竞标。那个人是个女的,也是万义忠以前公司的一个领导。当时,听到参与竞标的是个外人,罗静婷就向书记和人力股股长提出了反对意见,说:“这是三个股东的事情,内部的事情应该自己解决,要竞标也必须在三个股东中竞标,不能让外人参与。”因此,人力股长与万义忠夫妇掀起了竞标战。
万义忠回忆,当时的竞标现场堪比拍卖会现场。一开始,对方叫价2000元,万义忠夫妻俩立马就叫2500元;那人接着叫3000元,万义忠夫妻俩也不甘示弱,叫了4000元。没想到刚一喊出口,人力股长就立刻站了起来,冲着万义忠夫妇叫道:“4000噢!你说的4000,就4000成交!”。在1993年,4000元是很值钱的。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没有因为高价竞标而顺利,节外生枝的事仍接连不断。在商品盘点的时候,意外又发生了。盘到一半的时候,之前约定的规则不管用了,书记和人力股股长要求过期商品、残损商品以及碳酸饮料都要盘点。最后,商品盘了7万元,减除之前掏的3000元股份,剩下的6.7万元全部要交给他们。
这个结果是万义忠夫妻万万没有想到的,更是不能接受的。罗静婷憋不住内心的火气:“不行!为什么之前说好的规则要临时变卦?”双方开始在盘点现场争吵起来。吵到激烈之时,双方差点要动手了。这个时候,万义忠也发火了,他一脚踹在一个方形的铁桶上,由于用力过猛,竟然把铁桶踹瘪了。
“你们不要再吵了!大家之前说好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你们继续这样说的话,就是无理取闹了!不盘了,走!”说完,万义忠就拉着罗静婷往外走,“咱不跟他们玩了,太过分了!明天就到商业局去告他们,太欺负人了。”
就在万义忠准备往外走的时候,人力股股长的态度开始180度大转弯,变得轻声细语地说:“你们到底盘还是不盘啊?差不多就盘下去吧。”
“不盘了,你们这样盘点,不是欺负人吗?”
“那该减就减呗!”
没想到,万义忠那一脚猛踹,倒是有效果了。现场安静了,盘点也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规则进行了。
在经过接二连三的风波后,沿江路店终于落定了。1993年8月2日,门店正式开业。虽然面积不足50平方米,但这就是甘雨亭的起家店。
“假如当年没有跟书记和人力股股长开这家店的话,也许不存在甘雨亭,而我现在也很有可能是一个摩的司机。”万义忠夫妇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