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法应用举例

1.设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n等于 .

【简解】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与首末等距离的两相和总想等,为数列后6项的和,已知前6项和为36,所以

解得

2.在数列中,,则

【简解】观察到的左端是一个二次三项式,很容易分解为

,这个式子实际上给出了第n项与第n+2项之间的递推关系,且成绩为常数,进一步可得,从而,数列为周期是4的数列,

3. 已知数列满足,用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则

的值等于

【简解】注意到所求式子中具有结构“”,而已知条件中经变形

,再同时两边取倒数,即

由于为递增数列,,所以时,成立,所以

4.已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简解】要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只需证明,即

由已知,即,两边取对数,得,命题得证.

5.设函数若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m的范围是 .

【简解】 注意到函数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性质必须从整体上看,由于是奇函数,且是上的增函数.所以,等价于,分离m与x,得

时,的最大值为,所以

6.已知,且= 1

【简解】显然,通过已知条件求出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注意到两个式子在结构上有共同的特征,,即为

,则为奇函数且为上的增函数,又

所以

7.已知,则

【简解】注意到所求三角函数式中的角与已知式子中的角,我们将已知条件作如下变形:,展开,由于为齐次式,同除以,可得

8.对于椭圆,若点满足,则称该点在椭圆内.在平面坐标系中,若点A在过点的任意椭圆内或椭圆上,则满足条件的点A构成的图形为

A.三角形及其内部 B.矩形及其内部 C.圆及其内部 D.椭圆及其内部

【简解1】由椭圆的对称性知,经过点得椭圆必经过,且以上述四点为矩形都内接于椭圆,选择题的解题策略:抽象问题具体化、一般问题特殊化、分段函数整体化.

【简解2】设,则,且,则

问题转化为,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范围.

,进而

时,,即

时,当时,取得最大值

时,无最大值,不等式不成立.

也可利用两个参数恒成立求解.

,且,即

恒成立,即解得.

9.(2016高考江苏卷23题)(Ⅰ)求;(Ⅱ)设,求证:

【简解】第一问容易求解,,但实际上给出了一个一般结论:,先证这个结论,然后利用这一结论这么第二问.

10.(2013全国卷Ⅱ理科21)已知函数

(Ⅰ)设的极值点,求m并讨论的单调性;

(Ⅱ)当时,证明:

【简解1】第(Ⅰ)问略.下面主要解决第(Ⅱ)问.

时,

,则

由于单调递增,且

所以存在唯一零点,且

所以递减,在递增,

所以

【简解2】当时,

容易证明,所以(两个等号不能同时成立)

只需分别证,以下略.

11.(2014全国卷Ⅰ理科21)

设函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

(Ⅰ)求a,b的值;

(Ⅱ)证明:

【简解】第(Ⅰ)问a=1,b=2;

第(Ⅱ)问,直接构造函数证明是比较困难的,由于所证为不等式,将所证不等式转化为

由于函数取得最小值

而函数取得最大值

所以恒成立.

但是注意,一般情况下,恒成立并不能推出

12.(2015高考全国卷Ⅰ理科12)

设函数,其中,若存在唯一的整数使得,则a的取值范围是

B.

D.

【简解1】,数形结合,选D.

【简解2】注意到,在同一坐标系做出函数的图像,分两种情况:,和讨论导函数的正负,进一步得出的单调性,根据草图获得答案.

13.(2015高考全国卷Ⅰ文科12)

设函数的图像与的图像关于对称,且,则a等于

A.-1 B.1 C.2 D.4

【简解】图像关于对称等价于:先关于对称,再关于原点对称,即两次对称的合成,或直接利用结论,将原表达式中的x换成-y,同时,将y换成-x,得

,利用,求得

一般的,对于曲线关于特殊直线:

等对称的结论应熟知.

14.(2015高考全国卷Ⅰ理科16)

在四边形ABCD中,,则AB的取值范围是

【简解】这是一道根据题意构做图形,根据图形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要素,在变化过程中找出最大值与最小值.BE为AB的最小值,BF为AB的最大值.

在三角形BCE中,由正弦定理

在三角形BCF中,由正弦定理

所以,范围是

15.(2015高考全国卷Ⅰ文科16)

设F是双曲线的右焦点,P是双曲线C的左支上一点,,当三角形APF的周长最小时,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简解】三角形APF的周长等于

利用双曲线定义,,所以周长等于,当A,P,共线时最小,此时

求出点的坐标.

16.(2015全国高考卷Ⅰ理科20)

已知曲线与直线交于M,N两点.

(Ⅰ)当k=0时,分别求C在点M、N处的切线方程;

(Ⅱ)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k变动时,总有?说明理由.

【简解】第(Ⅰ)问容易解决.时的切线方程为,但我们发现这两条切线过y轴上的同一个点,这给第(Ⅱ)问探索一般规律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第(Ⅱ)问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结合几何直观以及第一问的结论,先猜想出定点,再证明.二是,假设存在点,利用对任意的k,恒成立,求出

具体过程略.

17. (2015全国高考卷Ⅰ文科20)

已知过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圆交于M、N两点.

(Ⅰ)求k的取值范围;

(Ⅱ)若,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

【简解1】设直线,交点,利用求出k的值,进而求出

【简解2】由切割线定理,得到,由于,,利用,得

设MN中点为P,则,则,利用几何意义可知,所以直线MN过圆心,因此=2.

18. (2015全国高考卷Ⅰ理科21)

已知函数

(Ⅰ)a为何值时,x轴为曲线的切线?

(Ⅱ)用min{m,n}表示m,n中的最小值,设函数,讨论零点的个数.

【简解1】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图像,再确定的图像,

由于函数定义域为

问题转化为上零点的个数以及零点与1的大小关系.

由于,且图像关于点()对称,

时,递增,有1个零点;

时,设的一个大于零的零点为,即

①若,解得,由于

所以时,有1个零点;

②若,即,此时,,即有2个零点;.

③若,即,由于恒成立,

i),即,三个零点;

ii),即两个零点;

iii),即一个零点.

综上,一个零点;两个零点;三个零点.

【简解2】零点的个数问题转化为交点的个数问题.

没有零点,1个零点;

有1个零点,2个零点;

有2个零点,3个零点;

有2个零点,2个零点;

有2个零点,1个零点.

19.(2015全国卷文科21)

设函数

(Ⅰ)讨论的导函数零点的个数;

(Ⅱ)证明:当时,

【简解】(Ⅰ).零点个数由函数与函数交点的个数确定,的图像如图所示:

所以,无零点;有唯一零点.

(Ⅱ)由于导函数的零点不可求出,

可设零点为),则

由于时,取得极小值同时也是最小值,所以

只需证明,即,两边同除以a,

只需证

,由于,不等式成立.原命题得证.

20.(2015河南省高中数学联赛预赛第4题)

已知实数x,y满足,则

【简解】由于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但只有一个方程,而且方程中既含有超越式也含有初等式,联想到利用重要不等关系,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将超越式转化为初等式,将等式转化为不等式.

由于

所以 ,当且仅当

,即取等号,故

21.(2013全国数学联赛黑龙江预赛第22题)

(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Ⅱ)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关于x的不等式上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的范围,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Ⅲ)求证:

【简解】(Ⅰ)

我们利用重要不等关系,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由于,而,当且仅当去等号,

所以,所以,即

所以递增.

本题也可以构造新函数,研究此函数的性质即可.

(Ⅱ)令,则对于任意的恒成立.

,由于

时,,递增,由于,得矛盾;

时,递减,恒成立.

时,递增,在递减,不恒成立,

综上,

当然,本题还可分离参数a,将问题转化为恒成立,利用第一问的结论求解.

(Ⅲ)由于时,不等式恒成立,

恒成立,所以

,即,将x换为,得

,再令,即得结论.

22.(2015吉林预赛第15题)

已知不等式对任意的均成立,求实数a的范围.

【简解】令),

,则,则递增,所以

,则上递减,在递增,

由于

,所以

综上,

23.(2015湖南预赛第16题)

已知

(Ⅰ)经过原点分别作曲线的切线,已知两切线的斜率互为倒数,求证:

(Ⅱ)设,当时,恒成立,试求实数a的范围.

【简解】(Ⅰ)设与曲线切于点,则

,且

解得,则

由已知,即

问题转化为关于a的方程的解

),

时,,函数上递增,

时,,函数上递减,

,所以,易知

所以函数在区间一定有一个零点,且零点在区间内,

,又

所以

(Ⅱ)

由于,所以

时,递增,而,满足题意.

时,由于

时,,所以

递增,

时,(或者取),

所以,存在

递减,在递增.

所以,不恒成立,

综上

24.(2012第八届中国北方奥林匹克邀请赛第6题)

设n为正整数,证明:

【简解1】 数学归纳法

,……,

猜想,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简解2】由于,可得

【简解3】两边取常用对数,所证不等式为

利用

,命题得证.

25.(2011清华自主招生第13题)

已知函数,令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

【简解】由已知求得,所以

可以用数学归纳法,也可用解得

所证不等式可化为

这里利用了重要不等关系

下面给出两个重要不等关系及其变形形式:

(1),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时,,即

将上式中得x换成-x,即当时,

综上可得

(2)由不等式(1)

,将x换成

也可以获得

这些重要不等关系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有时候较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