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别焦虑:了解本质,方能找到激活年轻人的按钮

“骚浪贱”和“贴标签”都不是触动年轻人共鸣的关键按钮,他们只是年轻一代的深层消费心理以及行为模式之上的片面形态。盲目模仿不仅无法复制他人的成功,更是会失之千里。

关于传统企业如何跟年轻人沟通、老品牌如何年轻化的问题,这里多说几句:

首先不要过度反应,这个世界的新鲜事物经过传播到我们这里的时候,绝大多数是经过过度宣传包装的,反应太快并不好,慢一点说不定更能抓住本质,成功可能更大。有人当了先烈,我们更有可能成先驱。

当然也不要被吓到,互联网一来,各种擅长包装概念的巫医神汉、江湖术士层出不穷,今年给你发个死亡通知书,后天给你出个病危报告。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盲人摸象听风就是雨,用句“骚浪贱”的话来说,要么自己傻,要么当别人傻,真要受了蛊惑,奋勇向前,往往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其次需要确定的是,90后也好,00后也好,不是洪水猛兽不是外星人,他们是我们的消费者。他们有些特征是时代特征,我们就要看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有的特征是年龄特征,过了这个年纪就回归了

不要一看“哇,现在年轻人都上网购物了,线下没机会了”,“现在00后都玩QQ,微信也要完了”,“现在的年轻人又都如何如何了……”

照这个逻辑,现在的两岁以下的孩子都主要吃奶粉,等他们长大了,卖大米的也都要关门了?

这确实是一个年轻人喜欢满嘴说“卧槽”的时代,喜欢颠覆、放纵本来就是年轻人的特征,可这种激情能维持多久呢?

某大咖年轻时曾是学生运动领袖,某企业家年轻时喜欢组织械斗,老苗年轻时喜欢在书包里装一把菜刀,这又如何呢?这只是人生中转瞬即逝的而已小插曲。

第三,企业最关键的还是坚持价值传递。

餐饮行业产生了大量网红,雕爷、黄太吉、便所餐厅、水货等等,或天价牛腩、或开跑车送煎饼,或把厕所搬到餐厅里,不可谓不“骚浪贱”,但结果呢?热闹过后,大都是一片冷冷清清。

做餐饮做的是口味、卫生、体验、体面或者性价比,抛弃了这些商业本质规律,抛弃了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一定是难以走远的。

马佳佳,一个聪明努力的女孩,传媒专业,有想法,非常懂的互联网上如何制造热点做传播。然而,从目前看,这些并没有对她的创业有太大帮助,能够变现的仅仅是她的知名度而已,她还需要一步一步从企业经营开始。

第四,年轻人当然是你避不开的,但理解年轻人要从本质入手。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要把年轻人当“人”看,他们有人的共性和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共性,比如都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讲故事比讲道理有用、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理论同样有效、这个年纪都喜欢彰显点个性刷刷存在感,号称不随大流不崇尚权威,但实际上从众效应和权威效应尤其明显等等。这层意思是主要的,是主流。

第二层是要了解这批年轻人的时代特征并加以应对,这层意思不是主流,但也很重要。

在当前国内企业与市场中,品牌和产品拥有者精英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理念,与市场主导者平民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念,形成了目前中国市场的最大矛盾冲突。

心理学家陈默教授曾对年轻群体做过一个深入的解析:他认为把1993年作为一个转折点会更加本质一些,而不是表面的80、90、00,因为93年对中国家庭来说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取消粮票了,取消粮票意味着从此吃穿不愁了。

相对富足、独生子女和更宽广知识信息来源,造就了这一批人的一些典型时代特征。

5.​ 对话语权要求较高

6.​ 情感负担重

7.​ 知识面广阔

8.​ 现实感弱

9.​ 尊重个体的自由主义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

经过这些年跟年轻一代打交道以及对年轻消费者的研究,发现跟他们有关的任何群体现象,都能归入到上述的五个特征。

至于说年轻人对“端着”无感,老苗深表赞同,岂止年轻人,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都是对“端着”无感的,真实的、有沟通感的才更有力量。

但不“端着”不代表一定要“骚浪贱”,如果刻意的追求“骚浪贱”,是不是另外一种“端着”呢?

任正非、宗庆后、陶华碧、董明珠、马化腾等企业家们用真实和实力来沟通,也可成一代网红,而且生命力旺盛。另外说明下,前段时间被翻出不使用QQ而被网友嘲笑的张瑞敏,他们家海尔的官微,号称“80万蓝V总教头”,简直就是官微教科书。

还有个导致恐慌的现象是网络语言,流行语一茬一茬的换,经常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不知啥意思,貌似听不懂就是自己老了。

其实这还真无关90后还是00后,这是信息泛滥情况下的自然选择结果,刺激的、重口味、浓烈的、个色的话语才更容易在海量的信息中跳出来。

所以我们的说话越来越重口味了,用词越来越有劲了:叫“先生”、“小姐”,哪有“帅哥”、“美女”爽,“男神”、“女神”就更刺激了;“朋友”太普通了,“闺蜜”、“基友”多有味;“吵架”哪有“拍砖”、“撕逼”听上去霸道、浓烈,如果实力悬殊,干脆叫“吊打”,形象,过瘾。

有朋友说我的公众号叫“老苗撕营销”,“撕”字用得好,是互联网的语境,不知道这算不算所谓“骚浪贱”?即便算,它又能在老苗公众号运营的小小成就中,占有多大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