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人才地图快速了解和分析竞争对手的组织和业务动态,首先公司高层、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在开始的时候坐下来讨论。这个讨论很可能是发生在企业战略会议之前,为企业战略盘点和未来企业战略调整做出准备。
公司需要就去年的年度战略情况来确定想要了解的信息,往往从列出目标企业开始,明确侧重在具体相应的部门和业务上面。最终会形成一个人才地图的实施计划,并且在会后进行项目开展。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哪些内容是自行调研,哪些需要购买第三方信息,最终整合成一个具体的组织和业务的人才地图信息表。
企业高层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快速调整自己的业务策略;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行业内外部企业的组织状态,分析比对自身组织整体吸引力,为企业选人留人策略做出调整。
1(1)组织状态人才地图涉及内容
人才地图中会涉及组织架构信息,通过层级设定可以了解目标企业的组织信息。但具体的软性内容,则需要通过深挖和详细调研,才能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如果能够有更加全面的信息,可以在找到适合人选,尝试从如下方面进行访谈,以诊断这些企业的组织状态:
a.战略传递是否清晰?业务指导是否充足?团队建设情况是否足够?关键人才评级评价看关键人才是否真的优秀?团队管理风格评价反思团队负责人管理情况?
b.业务流程卡点是否有普遍性?
c.所在团队在部门内团队位置?所在业务在公司中的位置?
d.团队内是否有很好的辅导机制,助力关键个人成长?反思团队内梯队建设健康度、
公司信心度如何?
2) (2)业务动态人才地图设计内容
在进行调研的时候,需要了解目标公司目前整体业务发展状态如何? 如果仅仅只是抛出一个大问题,得到的答案必然会大而无用。如果在人才地图项目中,想要进一步对目标公司进行业务动态的了解,可以从业务诊断的逻辑与模型“业绩结果-驱动因素-业务诊断”来入手。
目标公司的业绩表现如何?常用的分析抓手是市场份额、净利率、投资回报ROI及自由现金流。当然,对财务指标熟悉的朋友可以再进一步从财报中去挖掘有用的信息。
业绩驱动因素包含哪些方面?是从业绩表现中提炼出对企业业务价值起到较大增值作用的因素。商业模式不同,资源和能力不同,驱动因素也会有差异。一般会包含三种商业模式:销售导向型、产品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销售导向型公司的驱动因素可能是具有铁军精神的销售团队、强有力的客户管理系统;产品导向型公司的驱动因素可能是一流的产品经理团队、丰富的知识和诀窍沉淀等;市场导向型以市场为中心,主要关注当前的市场规模和销量,没有聚焦每个客户,市场是由客户组成的。
业务模型具体体现在不同模块的流程落地。战略流程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定位、战略规划及战略验证;运营流程主要包括营销模块及产品服务模块;管理流程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信息与诀窍、网络与关系、有形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