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什么是长短结合的激励模式

什么才是长短结合的激励模式呢?我们总结出来了这样的分类:短期的激励:票子、面子;长期的激励:位子。

从字面的意思上很容易理解,票子就是钱,企业给员工的薪酬;面子就是领导力,在企业中获得的尊重;位子则是员工在企业中的未来的职业发展。

之所以这种有效的长短结合的激励模式是用票子、面子、位子来解决,原理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如图8-2所示。

图8-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马斯洛的五层需求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通常是从低到高,当前面一层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一层需求就会出现。

​ 在很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前,需要首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当这个最迫切的需求满足以后,后面的需求才能显示出激励作用。

​ 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是激发人的行为的推动力,相应的,已经获得满足的需求将不再具有激励作用。

也就是说,人最先需要满足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只有吃饱穿暖了,生活环境安全舒适,人们才能有欲望、有动力想要得到更高的需求。

所以,短期激励首先就是要先给员工票子,满足员工的生活需要;员工的生活有了保障,此时员工就会有面子的需求。这时就要给他们面子,让他们在企业里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受人尊重,当员工满足了票子和面子,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就是位子。企业要给员工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发展平台,让员工在企业中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这就是使员工不断进步的驱动力。

实际上,很多企业在做激励的时候更多的是给票子,然后附带一点给面子。事实上,他并没有位子可以给员工,那么当员工已经满足了票子、面子的需求,已经产生了位子的需求,而企业却没有位子可以给员工的时候,企业的激励也就失去了作用,前面所做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短期的票子加面子再加上长期的位子的“三子”激励,三者缺一不可。

有了“三子”激励,当员工已经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后,当他为了更高的需求层次而努力的时候,即便是他做了并没有得到票子,但是他知道未来可能会得到位子,所以在他追求位子的时候就会接受暂时受一些委屈,适当的牺牲一些个人短期利益。

那么,位子到底是什么呢?它对员工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能让员工愿意受委屈?答案很简单,位子就是更大的赚取票子和面子的能力、机会和条件。更直白地说,当你有了更高的位子,是不是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你有了更高的位子,是不是就能有更多的人尊重你、认可你,你的面子就更大了?

笔者的一个朋友原来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他们采用的就是这种长短结合的“三子”激励方式。公司在快速扩张阶段不断加强储备管理人才的培养,虽然当时的工作负荷非常大,特别是新组建分公司最忙的时候,公司全员连续一个月没有休息,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左右,有时甚至是凌晨两三点钟,而当时公司的薪酬水平在业内也只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大家依然干劲十足,没有人去计较个人得失,人人都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究其原因,大家都能看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及个人的职业发展,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身边的同事,从大学刚毕业进入公司,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可以升为主管、一年半升为经理,更有各方面素质条件不错的同事,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作为分公司总经理储备。当公司新开设分公司时,他就有机会成为分公司总经理。如果在总部做到经理级别以上,分公司做到副总以上级别,在薪酬上不仅有质的变化,还有可能获得公司奖励的股权,这就是大家在这里这么拼的原因,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将来的位子,以及获得更多票子和更大面子的机会。所以,前期大家面对超负荷工作,自己的付出和薪酬并不匹配的时候也毫无怨言,仍然竞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