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购物车
注册
登录
学习中心
我的
我要投稿
下载APP
首页
图书
好课
自由读
工具
作者
会员文章
书币充值
热门:
快消品
零售
营销
老板
图书名称
数量
单价
操作
已选图书
0
本
合计:
书币
结算
结算
主编推荐
老板·创业
老板·经理人
用人
转型·创业
创业/商业史传
企业经营
华夏基石
管理类
战略思维
企业管理
管理思想
洞察杂志
战略管理
管理学
营销类
企业销售
企业营销
营销策划
市场营销
企业案例
经销商
中小企业
门店
互联网
互联网转型
抖音·微信微商·电商
行业新营销
互联网+
医药医疗
药店
药品销售
药企转型
新医疗
快消品
快消案例
快消品区域经理
快消品动销
快消品渠道
快消品企业战略
工业品
工业品销售
工业品营销
工业品企业
白酒
建材家居
建材家居门店
建材家居经销商
建材家居企业
零售·超市·百货
餐饮·服装·影院
茶·调味品·油·乳业
农牧业
农资
农牧企业
收购·资本
收购并购
股权资本
地产·汽车
地产·院线
汽车·珠宝
投资理财
财税
银行
阿米巴
人力资源
绩效·薪酬
招聘·面试·培训
HR高管·劳动法
HRBP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流程管理
质量管理
精益生产
精益·JIT·IE
生产管理
班组长
咨询·培训师
咨询师
内训师·培训师
企业管理与培训
产品·研发
产品研发·IPD
产品
品牌
历史·哲学
历史·政治
哲学
传统文化
书法·太极·教育·英语
组织革新
供应链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职场技能
二十一、挒劲
什么是挒劲?内功太极拳基本劲法,为攻守合一之法。是指在推手中,在锁住对方的基础上,侧向外或向内横向牵动,逼其就范。《太极拳谱》云:“挒劲意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坠其上,倏而便沉沦。”其使用上,多配合以身体的转向。此劲为旋转之劲,宜先松后紧,迅猛快脆。挒劲在太极推手中运用不多,所以,知之者甚少,与掤、捋、挤、按、採、靠等劲相比,更不为人所熟悉。但此劲很重要,习练者不可不知。假如自己处在倾仰势背之际,想转顺争取主动,就非用此劲不可,其它劲做不到这一点。挒劲一般用在捋或採之后,其方法是一手按住对方的臂,另一手即用手背反挒人之用劲,使对方后仰倾跌。如果自己被对方用野马分鬃制于势背后仰时,就可用挒法转为顺势,并反借其势,使对方后仰。正所谓“吃什么样还人什么样,其欲使我仰跌,我即以仰跌还其身也。”挒分横挒、採挒等,具体哪种挒法最实用,要根据具体情形而论,正所谓“周身都是腰。”挒不能单纯用肢体挒,必须配合腰及神意。用时应注意与对方的距离不可过远,远则无法挒,挒亦之无效。所以,应用时必须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以调整距离,方更为有效。此外,在应用时要看护好自己门户,否则,弄巧成拙,反被人乘隙而入,习者不可不注意也。
一、集成接口的开发时机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对应用软件的选择,就是"另起炉灶",即选择独立的应用软件。集成接口的开发时机,就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解决多维组合成本软件的本身功能问题,再开发集成接口。原因如下:(1)有利于项目控制。多维组合成本是需求方案与系统落地一体化项目,需求方案工作量大,系统落地工作量大,其顺序应是:落地、正确落地、全自动正确落地。即分摊模型优先于接口开发,准确性优先于自动性。否则"自动"将是把人变成奴隶而不是主人的自动,是让人感觉害怕而不是方便的自动。(2)有利于过程透明。成本计算的数据来源和计算因子众多,业务规则和逻辑算法复杂,系统设置和选项开关丰富,而具体操作仅仅是点击鼠标。如果数据来源由接口程序暗箱操作,导致用户对计算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主要采取"录"和"导"的方式,有利于用户熟悉成本计算过程。(3)有利于统筹规划。目前的信息化系统功能可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直接取数造成成本系统与现有系统捆绑太紧,现有系统的调整可能迫使接口程序做相应的调整。另外,有可能现在不能直接取数的,以后可以直接取数。因此还不如等到以后信息化系统功能完善后再统一取数。(4)有利于正本清源。目前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可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直接取数有可能导致一错俱错,造成明知数据源数据错误也无法人工干涉纠正。采取"录"和"导"的方式,有利于成本计算的源头数据准确性建立在人为可控的基础上。(5)有利于分清责任。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包括三方面:业务数据准确;数据抽取准确;成本计算准确。一开始就通过集成接口直接取数,如果计算结果不合理,容易在不同环节之间互相推诿,不利于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6)工作量增加不大。成本计算不是实时计算而是月度计算,数据不需要实时抽取,主要采取"导"的方式,不会显著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待信息化系统和成本系统均运行稳定后,再开发两者之间的数据接口,以便直接取数,取代"录"或"导"的方式。
第二节 企业如何留住新人
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企业有时出现人员流动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招进来的新人频繁流失,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寻找原因了,找出留不住新人的原因,只有找到了真正流失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就当下企业存在的现象,老板们总是在为找不到满意的管理人员发愁,管理人员为找不到或留不住人而头疼,要么对来的人不满意;要么人是来了,过几天又跑了;要么根本就招不来人。用人部门埋怨人力资源部办事能力差,人力资源部抱怨用人部门留不住人。其实,在抱怨的时候,何不停下来思考一些问题,企业人力紧缺和人员流失不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责任,而是关系到企业中的每个人、每个部门的事情,包括这个企业的文化。因为新人刚进入企业,新的工作环境T会给人以新鲜感,而新人就像产品P,需要快速融入环境T中,除了P自身的特质和努力,主管或者老板使用的S策略至关重要。因此,企业要留住更多的新人,如何用TPS系统进行高效率转换,我列举以下经验供读者参考。
五、学术会推广的作用及方向
2.4金牌班组长运营能力评估
2.4.1现场管理能力①熟练掌握现场5S管理的基础知识,能对员工进行5S培训,知道公司5S管理标准,在现场对5S实施检查,并制定改善措施。②知道安全评价指标、计算方式及数据来源;能够指导员工正确穿戴劳保防护用品;能够指导员工填写惊吓报告及绘制不安全位置图;能进行安全作业观察,识别不安全作业,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报告。③能从人、机、料、法、环的角度制定现场巡查表及巡查频次,根据巡查标准进行现场巡查。④能够设计班组管理看板看板,相关信息及指标及时更新;能够对现场的可视化管理进行维护与更新;能够对员工进行《目视化管理》相关培训。⑤掌握现场七大浪费的理念,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定期对现场浪费进行识别并改善。2.4.2效率管理能力①能够编制标准作业、实施作业观察,贯彻标准作业,利用标准作业进行改善。②制订员工培训计划、作业分解表;按照工作教导四步法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③以时间为单位掌握生产进度,知道异常数量及原因并填写可视化板,制定措施挽回异常损失。④能够根据生产计划、工艺定员和人员不足的情况,合理安排人力;熟知动作经济原则,对员工动作及人员数量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⑤掌握工序分析、快速切换改善的基本步骤,能有效地降低产品切换的时间。2.4.3质量管理理能力①掌握PDCA的基本原理,能应用A3或8D或QCC改善的思路解决现场的质量问题。②熟悉新、老QC七大工具,能将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应用于实际工作中。③能制作及应用QC工程图/控制计划,能有效地针对关键质量CTQ/CTP进行管理。④掌握防错法的5大思路及10大原理,能应用防错技能进行质量控制。⑤了解4M变更管理的内容、确认项目及控制方法。2.4.4设备管理理能力①能带带领员工识别设备的污染源、困难源、故障源、危险源、缺陷源、浪费源,并进行改善。②掌握设备OEE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式,能从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及合格品率的维度进行OEE改善。③能对设备设备/模具进行有效地维护,包含设备/模具的清扫、润滑、紧固、点检、调整等。④能用5why的方法进行设备故障分析。⑤能带领员工制作单点教材OPL,并在班组内部进行分享。表2-3金牌班组长运营能力评估表分类序号具体内容评分标准10分8分6分4分2分现场管理能力1现场5S管理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2KYT危险预知训练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3现场巡查与督导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4现场目视化管理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5七大浪费识别与改善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效率管理能力6标准化作业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7员工工作教导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8时间研究方法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9动作研究方法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0快速切换SMED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质量管理能力11A3或8D或QCC改善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2QC七大工具的应用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3QC工程图/控制计划的应用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4质量防错/防呆法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54M变更管理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设备管理能力16六源的识别与改善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7设备OEE管理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8设备/模具的维护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195why分析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20OPL一点课可以教导他人独立操作在指导下操作仅了解理论未掌握图2-6某企业“设备管理能力”诊断结果
第五节推断未知——贝叶斯推理在电商的应用
王小明从传统行业转战电商行业,发现备货变成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和过往的经历完全不同。以前在实体店时,当和客人面对面接触,或者凭着客人进店的观测情况,有经验的店员很容易判断出这个客户购物的意愿,对货物的喜爱程度,这些都能转化为有效的参考信息用作备货提示。但是在电商上,都转化为冷冰冰的数字,只有访问率,例如PV,UV或者收藏率,当然对所有经营者都很重要的就是转化率。小明很快就得知转化率是怎么一回事了。转化率通常是指到达网站后,进而有成交记录的用户比率。部门内的同事,很多时候做库存计划,往往都参照了转化率得出的购物数量,来预测未来需求和设立库存,当然有些有经验的同事也会借助收藏率,认为收藏率高的产品,很有可能会达成交易,从而设立高的库存以备消费者购买。但是,王小明考虑到,收藏肯定不一定意味着购买,可能仅仅代表访问者有兴趣,有意欲而已。从电商运营者角度,他们可能会考虑各种因素,例如页面吸引力,价格吸引力等等,提升转化率。不过王小明从供应链角度来看,觉得要好好利用一下收藏率,来辨别这些人是否会最终成为购买者,当然前提是运营没做任何改变条件的前提下。这个时候,王小明觉得可以让贝叶斯推理登场了。他清楚地知道,贝叶斯定理是描述在已知一些条件下,某事件的发生概率。而贝叶斯推理将后验概率(考虑相关证据或数据后,某一事件的条件概率)作为先验概率(考虑相关证据或数据前,某一事件不确定性的概率)和似然函数(由观测数据的统计模型(概率模型)推导而得)这两个前因导出的结果。当然贝叶斯推理的公式,他自然也是熟知。其中,1)符号“Ⅰ”表示将某事件成立作为条件,因此表示假定E成立的H。2)H表示假说,其概率可能会受实验数据(以下会称为证据)影响。一般来说会有许多互相矛盾的假说,任务是要确认哪一个假说可能性最高。3)E表示证据。证据对应新的数据,也就是还没用来计算先验概率的数据。4)是先验概率,是观察到数据E(目前证据)之前,假说H的概率。5)表示后验概率,是在给定证据E之后,假说H的概率。它就是在有目前证据时,假说H的概率。6)是假定H成立时,观察到E的概率。在H不变时,这是E的函数,也是似然函数,指出在给定假设下假说和证据的相容程度。似然函数是证据E的函数,而后验概率是假说H的函数。7)有时会称为边缘似然率。此系数对所有可能的假说都是定值,因此在判断不同假说的相对概率时,不会用到这个系数中。针对不同的H数值,只有和(都在分子)会影响的数值。假说的后验概率和其先验概率(固有似然率)和新产生的似然率(假说和新得到证据的相容性)乘积成正比。当同事看到王小明使用贝叶斯推理研究计算的时候,他便详细地同事们进行了以上解释。王小明查看了一下负责的其中一个SKU的转化率数据。这个命名为GT-12的产品转化率是5%。这意味着点进进入该公司自营购物网站访问的客人,查看这个SKU,每100人有5人是最终达成交易购买这个SKU的。剩下的95%可以视为来逛逛,或许有意愿,但最终都是没有购买行为的。为了更加清晰和避免计算错误,小明绘图做出划分,A表示是最终购买,即转化率是5%的那些人,B就是剩下的,即没有产生购买行为的人。而访问网站浏览这个SKU页面,就存在这两个可能性,一是可能购买,一是可能不购买。将两者之和设定为1,即100%,这被称为标准化条件。这些不同条件划分出不同的可能性。图5-5小明通过IT部门的帮助,对有收藏行为的访问者进行分析,他们当中有收藏了再进行购物,有的只是仅仅收藏,最终没有产生购物行为。同时小明知道,还有可能的情况,就是消费者没有收藏,直接购物或者没有收藏也不购物的。最终他整理了数据,得出了统计数据。有收藏该SKU而最终进行购买的占了70%,没有收藏但是也购买的占了30%;有收藏该SKU不过最终没有发生购买行为的占了20%,没有收藏也没有发生购买行为的则占了80%。为此王小明又对他的图5-21作出了修改,变为图5-22。图5-6左边的70%和30%的表示收藏与否的最终发生购物行为比例,而右边的20%和80%就是收藏与否都没有发生购物行为的比例。小明很快就可以计算出A,B,C,D四种行为的不同概率:A的概率是70%x5%=3.5%B的概率是30%x5%=1.5%C的概率是95%x20%=19%D的概率是80%x95%=76%这四个概率相加恰恰就是100%。小明根据这个来做库存计划。对于没有收藏的,仅仅是访问的那些客户,做库存计划并不容易。当然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做预测并以此做计划。但是对于有收藏行为的,某种程度上确认性是增加了一点,并因此提示这个收藏者非常有可能产生购买行为。小明先把没有收藏行为的排除出去。剩下的就变成新的图示5-23。具备收藏行为的,就剩下两个可能性,最终购物或者最终不购物的。图5-7这就是通过一个条件概率,形成了推测过程中的概率变化。那么这两个概率就很容易了。具备收藏的概率为A和C的概率之和,即22.5%。那么A的概率就是7/45,B就是38/45。这数据明确告诉小明,当访问网站时,客户购物的概率是5%,但是收藏了后,购物的概率提升为16%。这个概率就可以在库存计划的时候,用以参考。比如有500个收藏,那么就相当于有可能产生75个购物行为,以此为基准,结合其他因素小明就可以很好地做一个备货计划。看到这个备货思路,小明同事们大加赞赏,并希望学习并加以使用。为此小明特意用公式再次进行解释说明。原有的贝叶斯推理公式是,不过小明代入相关说明文字和数据,使得在场同事一下子明白当中道理。小明把公式写成如下,并列出运算过程:王小明从传统行业转战电商行业,发现电子商务充斥着大量数据,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准确备货。而贝叶斯推理就是他所用的方法之一,从访问量,转化率等,都能进行相关推断,让运营变得更加有效。
9.2并购谈判的七大要点
笔者个人十分喜欢研读中国古典文学,于是在各种各样的谈判历练中笔者发现,《孙子兵法》的许多深刻道理非常适用于并购谈判的技巧中,因为并购谈判本身就是一场激烈的利益搏杀。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了并购谈判的七大要点,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二、洞察:原点用户洞察与共情点捕捉
品牌IP化的典型路径是从小众发端并发酵酝酿,借助爆款内容或事件引爆于广泛大众。品牌IP化的实现必须精准发现并紧密连接原点用户,走进其生活和心理状态,通过精心洞察描摹画像,通过共情点捕捉激发共振。
引言:未有神仙不读书
今天大家来到书院来,可能会发现环境和气场都不一样了,讲堂周围书架上的书都摆出来了。我真希望我们的书院变成一个读书乐园,读好书的乐园。大家能够在这里静心读书,在这里接受优雅书香的熏陶,那就很适意了。过去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们书院慢慢也要形成这样的感觉和氛围。我们在座有些人在学净土教,觉得自己是修净土的,读书好像跟修行没什么关系,只要我天天念“阿弥陀佛”就行了,某某大德就说过,只学一部经、只念一句佛号就够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书院就没必要办了,世间的一切治生产业也都没必要办了,甚至老佛爷留下的三藏经典,也是多余的了。我告诉大家,这样子修行,不管你是修什么宗什么派,恐怕都不一定行。古人有两句诗:“由来富贵原如梦,未有神仙不读书。”你是一个富贵命,轻轻松松就能拥有财富权利,但这些就跟做梦一样的,晚上一觉睡下去,到了早上一醒来,也许全部都没有了。富贵从来都是靠不住的,但是,读书靠得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即使是想要学道、修行,不读书而能够真正得成就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你看那位提倡只学一本经、只念一句佛号的大德,他还组织编了《群书治要360》之类的书嘛!他老人家也还是要读书,要读好书。你不要把人家在某个特定场合、特殊因缘下说的话,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都抱着不放。古人总结了影响人的命运的几大因素:“一运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为什么读书能改变命运?说白了,因为读书也是修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因为读书能够明理嘛!不然的话,老佛爷留下来的三藏十二部、几千卷佛经摆在那里,你不去读诵,怎么能够真正明白其中的佛理呢?以前有一位师父就曾跟我说过,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两个人,一个是师父一个是弟子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一个人讲经一个人听经。我以前在成都学佛的时候,运气也是很好,我一个人租一间房子住着,然后给我师父在旁边也弄一张床,他只要从藏区一到成都来,就跟我住在一起。那时候他还没有名气,也没有其他徒弟成天围着。每天晚上,我就在这张床上坐着,他就在那张床上坐着,然后他跟我讲经,我就老老实实地听。听完了以后,我就提问题跟他辩论,互相辩经,就这么读了不少佛经,就是这么过来的。当然,我们这里要讲的《尚书》,是儒家的经典,那么对于书,大家就更要有感觉才对。在以后的两、三个月里,我们将一起学习《尚书》里的一篇重要文章——《洪范》。大家都知道儒家所谓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书经》就是指《尚书》,意思是上古尊崇之书,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文献总集,可以说是一切书的老祖宗。
第六章产品推广离不开渠道(如何利用各种渠道)
我在最开始做游戏运营时,接触到了渠道这个字眼,渠道在我们眼里就是甲方一般的存在。不同行业,渠道在各自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应用市场是一个渠道,线下大卖场是一个渠道,电商平台也是一个渠道,只要有量的入口,都可以算作渠道。一个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上下游的配合,没有下游导入用户,公司的盈利无从谈起。我见过很多运营在渠道投放上踩过大坑,严重的甚至导致公司倒闭。对渠道熟知,能为公司节省成本,间接提高公司利润率。移动互联网加剧了渠道的碎片化,像过往搞定一两家主流渠道就可以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渠道是百花齐放,这里面就有了滥竽充数的投机者。如果说广告费用中有一半的费用不知道花在了哪里,那么渠道投放至少有一大半的费用是打水漂的,因为没有效果。像网红店的打造,离开了曝光的渠道,是不可能打造成功的。想成为网红店的公司不胜枚举,去尝试广告投放进行实践的也不少,但成功的屈指可数。为什么成功率那么低,是因为对渠道的属性不了解,对品牌植入用户心智的规律不了解,有钱买不了品牌,懂渠道才行。
三、随时了解合作伙伴的动态和需求的变化
了解合作伙伴的动态和需求,就是你的经销商、渠道合作伙伴,或者终端商,或者是你的供应链上的一些合作伙伴,根据他们的要求,或者是根据他们的反馈,得到新产品的创意和新产品开发的市场机会。有一家马铃薯企业的经销商,一直在经销厂家的某一款粉条、粉丝产品。但是经销商发现面向同一个消费人群的不同需求,由于现在的年轻消费者的时间节奏和在做饭时间上的限制,这些粉条、粉丝产品的市场增长缓慢。后来,经销商向厂家反馈,通过跟厂家的研究人员沟通,合作开发了“方便粉”“方便酸辣粉”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借助自己原有的销售渠道和网络很快进入市场,成为一个有力的竞争产品。
4.怎样练就一颗强大的心
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种先知先觉的能力。在常人的观念里,不管是先知还是后知,这个“知”通常被看作是大脑思维,是“想”的意思。先知就是预知,就是事先想到,后知就是过了很久才想到。不知就是想都想不到,是永远都想不到。如果按这种定义,很多人都可以被视为先知。但事实上,人类历史上被称为先知的不过寥寥数人,像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耶稣、穆罕默德才是被公认的先知。可见,这里的先知、后知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事实上,常人走后知路线,是指我们通常都是通过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或想到后才能知,才做出最基本的判断。也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来知,眼、耳、鼻、舌、身、意的活动在前,而知在后,这是后知的意思。但根据五官反馈、积累的信息做判断,你会经常上当、出错。因为你脑袋中的过去的经验在左右你、指导你。 看3D电影的时候,你觉得开枪射杀的场景跟真的一样,这就是大脑思维在起作用。一个人身上有N个“我”,这都是过去的经历所造成的。你37岁,你身上可能有37个“我”,也可能是74个“我”。当你做判断的时候,很多个“我”参与其中,就容易导致混乱、矛盾,以致出错。所以,我们才经常说人很难活在当下。同样一个人走过来,裁缝就看他的衣服,理发师就看他的头发,鞋匠就看他的鞋。过去的经验影响人当下的判断和选择,这就是后知。那么,先知又是怎么做的呢? 穆罕默德起初是一个商人,历史记载:他经常到家附近的一个山洞打坐。有一天,他在打坐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记!”他没有笔,于是就在脑袋中记下了他听到的内容,回去再把它写出来。之后他去打坐,又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记!”于是他又开始在脑袋中记录,回去再写下来。这就是《古兰经》的起源。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悟道的?他在菩提树下发愿:如果不能悟道,绝不下座。他把五官(眼、耳、鼻、舌、身)及大脑的意识(意)封闭起来,他感知世界不靠看、不靠听、不靠闻、不靠尝、不靠摸、不靠想,直接去觉。这就是先知。平常人处在睡眠状态时,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关了的,这时候的他没有觉(jue觉悟的觉),只有觉(jiao睡觉的觉)。大修行人在禅定的时候,同样关闭了眼、耳、鼻、舌、身、意,但他是觉醒的,是有觉(jue)的,是心在觉。其实,你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觉左边的视、听、嗅、味、触与右边的“觉”字分开,你会发现你得到了一个单独存在的“觉”。眼、耳、鼻、舌、身、意的活动停了,觉还在!心是可以直接觉知一切的。心不是意识,不是大脑,不是感官,心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把眼、耳、鼻、舌、身、意都关闭了,心才能真正地觉醒。因为平时视觉会被好看的东西吸引,听觉会被好听的东西左右,味觉、嗅觉、触觉都是如此,这样产生的觉就是错觉。唯有当眼、耳、鼻、舌、身、意的活动停了下来,这时的觉知才能不受习性的左右和影响,才能对当下进行完整、准确的觉知,才是正觉。 穆罕默德在山洞里打坐,他把眼、耳、鼻、舌、身、意全部封闭了,结果心的能量被完全开发出来了,他的心和整个宇宙产生了强烈感应,这种感应就是圣人的先知先觉,是正觉。于是,他的心“听到”一种声音,他写出了《古兰经》。 觉是我们身上一种特殊的功能,一旦开发出来就了不得。所谓先知、所谓圣人都是这种功能特别发达的人。他们感知世界不靠眼睛,不靠耳朵,不靠鼻子,也不靠意识,只靠一颗真心!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关了的时候还能保持觉知,就能和整个宇宙产生共鸣,产生感应。《六祖坛经》说:“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心量广大,遍周法界。”这颗真心的能量非常巨大,它像虚空一样无穷无尽,它遍布万事万物中,能够觉知最细微的事物。要知道心能够觉,所以,欧博的做法也叫管理心法。管理心法在操作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就是佛家的“内观禅修”。怎样练内观禅?很简单,就是闭眼盘腿打坐,调身、调息、调心,目的是为了觉知、觉照。修内观禅能够培养我们的全局观、整体观。通过纯净的觉知,我们能够把自己和别人一起看。这是开天眼最好的方法。《心经》第一句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什么是“观”?用心去看才叫作“观”。“观”字拆开来看是一个“又”、一个“见”,见是眼在看,又见就是心在看了。“自在”靠钱靠权得不到,只有不断用心地去看自己、看别人、看现在、看过去,才能得到自在。自在是利己,菩萨是利他,“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通过内观既能够利己又能够利他。这五个字包含了非常深邃的思想。内观同时又是开慧眼的通路。因为在内观过程中,过去的事情会不断浮现于脑海。内观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过去,认识过去那无数个“我”,看清每一个“我”的面目,将所有分裂的“我”清空,建立统一强大的自己。《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圣经》里也经常说:“事就这样成了。”《圣经》的第一句话就是:“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动一个念头,事情就这样成了。《圣经》没说神怎么打造出来的光,神去哪里找的光,神拿什么材料做的光等,这些都没有交代。神动了要有光的念头,然后就有了光,是心想事成。不要把心想事成理解成要什么就有什么。心想事成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这个“有”的过程。想什么就“有”什么和想什么就“是”什么有何区别?想什么就“有”什么是从外边拿东西过来,想什么就“是”什么是心里的东西就是真真切切的存在。但前提是:“信心清净”,因为“信心清静,则生实相”。
首页
上一页
2758
2759
2760
2761
2762
2763
2764
2765
2766
2767
下一页
尾页